為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以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國家教育部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窯裡村舉辦2025 年“港澳與內地大中小學師生交流計劃大學生項目”—“城村共生與藝術鄉建工作營”。來自澳門理工大學、北京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走進鄉村,展開為期十天的工作營活動,以創意管理、藝術賦能與生活美學的文創思維,攜手探索鄉村建設新模式,合作推動地方振興。
此次活動內容分為實踐與理論兩部分:實踐圍繞“鄉村建設”為主題,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思維,團隊合作提出改造方案,推動鄉村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理論部分則邀請多位專業教師與設計師進行分享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鄉村建設的實際方法與策略。澳門理工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副教授黃燕雅以“澳門社區設計個案研究” 為題,深入剖析澳門的區域改造案例,為學生提供實務參考,從而啟發更具可行性的鄉村振興方案。
在工作營中,澳門理工大學學生與其他高校同儕攜手合作,結合專業所學與實地觀察,提出多項創新構想,展現出高校青年在鄉村建設中的創新潛力。參與學生表示,此次活動讓青年學生走進鄉村,了解鄉村真實面貌和風土人情,在構思助力鄉村建設文創方案的過程中,重新思考設計與生活的關係,深刻理解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大意義。
澳門理工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致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人文關懷與創新能力的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人才,透過跨地域交流合作,將創新教育模式與地方發展需求深度融合,鼓勵學生投身具社會影響力與文化價值的創意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