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務運輸局現正進行畢士達行車天橋及附近路面的重鋪工程,為增強瀝青路面的耐用性,是次工程首次引用新配方的石膠泥瀝青混凝土(SMA,STONE MASTIC ASPHALT)。經過測試,新配方瀝青路面因為較為粗糙和孔隙較大,但承載力和抗滑等特性均較本澳常用的瀝青路面為高,可減少道路維修周期,若成效理想,將應用在其他路面上。
由於畢士達馬路行車天橋經常有重型車使用,且天橋彎位多,車輛在橋面煞車次數較多均會令天橋的瀝青路面耗損,造成路面凹陷。雖然現時本澳常用的瀝青混凝土已符合國際標準,為進一步提高路面的耐用性,土地工務運輸局參考內地及歐洲地區的經驗,在是次重舖路面工程上首次引入耐用性較強的石膠泥瀝青混凝土配方,以期減少道路的維修次數,降低因維修道路而對市民造成不便,重鋪路面工程將於本月下旬完成。
該新瀝青配方現時已在內地、香港、台灣及歐美等地方應用,其質地較為粗糙和孔隙較大,因而承載力和排水能力較佳、可降低車輛行駛時所引致的交通噪音、抗油污腐蝕能力亦較強、有耐磨、抗滑等特點,此類型的瀝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天橋及供重型車輛使用的路面較為常用。土地工務運輸局將評估畢士達行車天橋重鋪後的路面情況,若成效理想,其他路面將逐步改用此新瀝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