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二零零九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第三部份

行政長官辦公室
2008-11-11 15:41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第三部份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

主席,各位議員,

近期,受金融危機衝擊,世界經濟出現了大幅震盪,整體形勢相當嚴峻。全球金融危機逐步轉化為全球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相信已成定局。經濟低迷的狀況還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以外向服務為主導的澳門,對外依存度甚高,當然無可能獨善其身。加上近期龍頭產業的自身調整,澳門特區無可避免要過一段緊日子,我們務必提高憂患意識,做好充份的心理準備。面對不明朗的前景,我們更需要保持信心、團結共濟、積極自強。

我們應當保持信心,勇對挑戰。特區九年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實踐,已使我們抗擊風險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縱然各行業在明年很可能遇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但經濟發展基調仍會保持相對穩定。同時,CEPA正在逐步落實和深化,內地因素將為特區發展不斷提供新的機遇。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廣大澳人的努力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迎難而上,克服各種挑戰。

我們應當團結共濟,戰勝考驗。在經濟下調的壓力下,各類矛盾將加快顯露,明年的重大政治活動更是激化的因素。這就更加需要我們兼顧自身和整體的利益,求同存異,加強團結,和衷共濟,從而形成堅強合力,克服困難,順利渡過調整階段。

我們應當積極自強,再拓新機。從另一角度來看,經濟調整亦為我們提供了完善和提高的機會,政府、企業、個人,均應抓緊機會,檢視自身的不足,對症下藥地加以改善,加緊裝備自我,提升素質,以期順利渡過逆境階段,並在風雨之後及時把握新機遇,再次穩步走上新的發展路途。

在未來一年,特區政府將進一步強化調控能力,對急促變化的內外形勢作出全面監控和客觀研判,及時採取有效的應變方案。積極發展經濟、確保民生,與廣大市民一道,共同渡過比較艱難的日子,保持並培養自身元氣,力爭率先把握未來經濟復甦的機遇。

特區政府不但絲毫不會放緩各項民生工程的步伐,還將全面加大相關施政力度,及時推出各項必要的經濟措施和民生政策:

第一. 適度增大公共投資。

特區政府將適度增大公共投資,開展具效益的公共工程項目,其中包括興建首期輕軌系統、加快興建公共房屋、推動以世遺保護區為核心的街道美化工程,以及一些舊區的整治項目,以刺激經濟增長,盤活中小型裝修工程公司。在未來一年,政府公共投資的金額將達到102億元,其執行率亦將確保達至較高水平。

為推動澳門私人樓宇進行公共設施的維修工程,政府將推出多項鼓勵措施,讓更多私人樓宇參與相關維修計劃,並獲得相應資助。

對以上所有公共工程和私人樓宇的維修項目,政府決定採取“特事特辦”的做法,工務部門經深入研究,業已制訂了一些能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簡化行政程序、較大幅度提升效率的運作方案。

第二. 全面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援助。

特區政府將加大施政力度,加強業界社團合作,在服務、培訓、宣傳推廣、資訊交流、區域合作、人力資源、商業配對、轉型升級等方面對中小企作出更為有效到位的支援。研究修訂稅務鼓勵和利息補貼制度,完善融資貸款計劃,紓緩中小企營運壓力。

因應形勢變化,政府將在融資方面加大對支援中小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措施。

(一) 增加工商業發展基金撥款:特區政府明年將增撥15億元預算予工商業發展基金,以使該基金有更加充足的資源,扶助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協助中小企應對環境變化、克服經營困難。

(二) 調整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計劃:特區政府將向立法會建議提升政府為中小企業向銀行機構貸款提供保證的承擔總額上限,由3億元提升至35億元。同時,將調整擔保比率,擴寬適用範圍至營運資金,並進一步簡化申請審批流程和加快處理時間。以期透過提供更靈活便捷和到位的支援,協助中小企業更好地應對和渡過未來的經濟波動環境。

第三. 實施以下多項經濟補貼或津貼。

為減輕經濟下調所給市民帶來的生活壓力、鼓勵本澳青少年學生勤奮學習,特區政府將對澳門居民和企業,作出一系列稅費減免安排,並實施以下多項經濟補貼或津貼:

(一) 政府將繼續減收全體就業居民25%的職業稅,免稅額亦由95,000元增至120,000元;繼續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人壽及非人壽保險印花稅及銀行手續費印花稅;各商戶繼續免納廣告牌照稅(不包括煙草廣告),各酒樓、餐廳亦繼續免納旅遊稅;繼續豁免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收益豁免額繼續由32,000元增至200,000元;未擁有不動產的澳門永久性居民於購買不動產時,繼續可獲首300萬元的不動產轉移印花稅的豁免(僅限於居住單位)。繼續實施上述各項減免措施之後,政府少收的稅費款項將接近十一億元。

(二) 繼續實施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團發放臨時住屋補貼的計劃。

(三) 繼續對住宅單位作出電費補貼。在2010年3月前,每一居住單位每月繼續可獲補貼150元電費,該月電費少於150元的單位將免交電費,餘額撥入下一個月或規定日期內繼續使用。政府預計對此項補貼的支出將約為3.2億元。

(四) 繼續對全職低收入受僱人士作出經濟補貼。繼續接受符合季度每月平均工時條件的、以僱員身份參與社會保障基金供款的、年滿40歲以上的本地居民中的全職工作僱員,申請收入補貼。申請補貼季度的每月平均總工作收入(包括由不同僱主所取得的總收入)不超過4,000元。政府預計對此項補貼的支出將約為2.5億元。

(五) 為進一步優化本澳的教育環境,完善十五年免費教育制度與非免費教育學校系統的學生學費津貼安排,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確保學生不會因經濟問題而輟學,特區政府將於2009/2010學年起推出全新的書簿津貼制度,向所有在教青局登記、就讀於正規教育並持有有效澳門居民身份證的學生,每學年發放1,500元津貼,以協助學生購買書簿用品。政府預計對此項津貼的支出將約為1.26億元。

(六) 政府將透過社會工作局,繼續向有困難家庭發放經濟援助金,向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和特別生活津貼。政府繼續發放敬老金,並會盡快對相關金額作出檢討和上調。經濟援助金將根據最低維生指數的變化而作出上調。

(七) 為減低居民經濟負擔,全力建設環保社區,提升居民生活素質,政府正積極研究對符合環保要求的機動車輛的機動車輛稅提供稅務寬減。

第四. 支持市民置業,減輕市民財務負擔。

為支持市民置業,包括年青市民因新婚需要的置業,特區政府將採取適當措施,減輕市民購置物業的財務負擔。除了實施上述首300萬元的不動產轉移印花稅的豁免外,特區政府將向立法會建議,爭取將現行物業轉移印花稅由3%調低至1%,並使之成為長期性的稅務制度。

對未有物業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自置居所,而該房地產物業價值又在300萬元及以內,實行四厘利息補貼。

對未有物業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自置居所,而該房地產物業價值又在300萬元及以內,實行首期擔保計劃。上述房地產物業在銀行按揭時,政府將擔保部份首期的貸款,惟購房者至少需承擔10%的首期,政府擔保部份亦不超過該物業價值的20%。同時,此一擔保與上述之四厘利息補貼可同時生效。政府期望透過推行上述措施,能夠減輕市民自置居所時的首期供款壓力,以及後續供款的利息負擔。

第五. 啟動兩層式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

為使本澳居民逐步獲得更充份的社會保障,從而能夠更合理地分享到社會發展成果,更能同心同德地戰勝未來各項挑戰,政府將抓緊完善社保制度法律的修訂和草擬,逐步建立由社會保障和養老保障構成的兩層式社會保障體系。政府將全力爭取立法會的支持,在明年上半年率先落實合資格居民戶口的開設,並由政府把今年部份收入盈餘注入上述居民之戶口內。其他供款安排將加快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第六. 研究並試行推出具有本地區特色的“社會企業” 計劃。

政府將撥出充足資源,透過與民間非牟利社團的合作,設立旨在扶助弱勢社群的、有效調控人力資源的,規模較大的“社會企業”,致力協助大部份因經濟危機而導致失業的人士,解決就業問題,保持就業競爭力。

第七. 全面深化粵澳合作,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政府將在過去幾年奠定的區域合作的基礎上,全面加快粵澳合作的步伐,致力提升粵澳合作層次,實現兩地互補共贏。積極拓展在產業、商貿、交通基建、民生服務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推動粵澳兩地先行先試,加快啟動橫琴島的聯合開發,從而突破本地區的發展瓶頸,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八. 實行新一年度的現金分享計劃。

政府將在上半年實行新一年度的現金分享計劃,其發放金額原則上不低於今年的標準。

第九. 推出醫療券計劃。

政府擬在明年向每位澳門居民派發醫療券,其金額和用途將在研究後公佈。

第十. 適度保持博彩企業的健康營運。

考慮到博彩企業是整個澳門經濟的龍頭行業,政府將會與業界磋商,共同研究可行的合理方案,其首要目的是要求博彩企業及其附屬機構保障本地員工的就業,另一方面,保持企業的服務質素和競爭力。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