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跟進所有曾於2007/2008學年參與教育暨青年局“牛奶計劃”學生的健康情況,由教育暨青年局及衛生局成立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已即時展開了有關工作。跟進工作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是針對上學年曾參與“牛奶計劃”的學生進行尿液檢查和問卷調查,若尿液檢驗出有陽性反應,將會轉介有關學生到仁伯爵綜合醫院作詳細檢查,而問卷調查稍後將擴展至所有就讀小學和幼稚園的學生。有關檢查工作將透過衛生局和學校的醫護人員共同進行。
今(23日)天上午,衛生局和教青局已與學校醫護人員召開了會議落實具體工作。根據安排,預計每天將為約1,000名學童進行尿液檢查,而衛生中心亦已於22日開始派出人員到沒有駐校醫護人員的學校為學生進行檢查,直至目前為止,共已為774名學童進行了尿液試紙測試,需轉介作進一步的尿液沉渣顯微鏡檢查的學童共有27名,其中已為11名學童完成了相關的檢查,在此階段,共有6名學童需安排進行第三階段的超聲波檢查,至目前為止,共有3名學童在完成第三階段的檢查程序後被證實未有腎結石症狀。
鑒於,完成首階段檢查的部份學童須安排進一步的檢查,本局特此就相關程序的安排,作如下說明:此次篩選的首階段尿液試紙測試,具有快速、準確、敏感度較高等特點,是有助於提高篩選效率的測試方法,但若測試結果呈陽性反應,則不排除是受其他可能病因,如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核、腎小球腎炎、脫水、創傷、包皮炎或外陰炎症的影響,而不代表有關學童腎臟已出現問題,具體情況尚需結合臨床病史的考慮及進一步的檢查。第二階段的尿液測試為尿液沉渣顯微鏡檢查,為進一步分辨及確認是否存在泌尿道結石的可能。第三階段為超聲波雙腎及充盈膀胱掃描,將由影像科及泌尿科醫生進行。
該程序之安排,其目的旨在致力於配合現實的需求,按預計接受測試的人數與所需之時間,在提高整體測試效率的同時,保障每個學童可以得到及時與完善的醫療服務。
直至目前為止,共錄得經衛生中心轉介及由家長自行帶領至醫院要求作測試的兒童共有295名,有14名兒童需安排進行第二階段的尿液沉渣顯微鏡檢查,其中有4名兒童已完成此階段的檢查,至今,暫未有需要安排作進一步檢查的個案。
至9月23日止,透過熱線電話本局共接待了126個查詢及投訴個案。其中,查詢測試安排的共有80宗,而涉及奶類製品問題的查詢個案共43宗。
另,有一名1歲4個月的嬰兒因在私營化驗所發現腎結石而自行至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經進一步尿液測試及超聲波雙腎及充盈膀胱掃描後,證實確患有腎結石,現正由兒科跟進中。該嬰兒所用的奶粉為產自黑龍江的雀巢金裝助長奶粉(一歲或以上),同類牌子日前曾被香港傳媒披露含有三聚氰胺的成份,衛生局已立即就該兒童飲用之奶粉及就市面上同類牌子的奶粉重新作進一步的化驗。有鑑於此,衛生局特別呼籲曾經食用該同類奶製品的父母,儘快帶同子女到附近的衛生中心作進一步的檢查和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