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首選取自巴洛克與古典音樂時期的協奏曲與室內樂章,由澳門樂團於本周五晚上八時在澳門演藝學院禮堂演出,與樂迷重温音樂史上兩個重要時期的經典之作。《巴洛克vs古典》音樂會由樂團指揮助理簡柏堅執棒,門票可於演出前一小時在演藝學院免費索取,先到先得。
巴洛克音樂是西洋音樂史上最多彩多姿的時期,新舊不同風格的音樂明顯並存,為後期的音樂發展創出一番新局面。是次音樂會多位樂師將合力獻上兩位巴洛克時期舉足輕重的音樂家──韋華第及泰勒曼的兩首協奏曲,展示這時期華麗而多變的樂風。
《G大調雙中提琴協奏曲》是泰勒曼唯一為雙中提琴而作的雙重協奏曲,樂曲精緻典雅,具有濃郁的巴洛克音樂風格,由樂團兩位中提琴樂手武小迪和吉之‧比加擔任獨奏;韋華第的協奏曲作品數量眾多,風格淸新而富戲劇性,《C大調雙小號協奏曲》洋溢着歡快的節日氣氛,樂曲由樂團兩位小號好手大衛‧胡歐和卡斯巴‧比靈頓擔任獨奏。
古典樂派則是繼巴洛克時期後開創的音樂史另一高峰,音樂風格呈現一種單純、明朗、優美、均衡的美感,是次音樂會帶來這時期的音樂巨人海頓兩首作品,包括C大調第一“倫敦”三重奏和 D大調弦樂四重奏“雲雀”。
“倫敦”結構清晰,且擁有幽默和迷人的特性,可以幾種不同樂器組合演奏,音樂會當晚將演繹由兩支長笛與大提琴的版本;“雲雀”則是一首耳熟能詳的作品,小提琴所奏的震音清脆優美,恍如展示雲雀在天上飛翔的景象,意境迷人。此外,同屬古典樂派的莫扎特之作──《C小調第十二小夜曲》也將於音樂會上演出,這首樂曲有別於莫扎特其他小夜曲般富娛樂性,而是嚴肅並充滿神秘感,是莫扎特抒發個人情感的一首佳作。
兩種音樂風格共冶一爐的《巴洛克vs古典》音樂會,由澳門樂團多位職業樂師於七月七日 (本周五) 晚上八時在澳門演藝學院禮堂演出,免費入場,歡迎廣大樂迷前往欣賞。查詢熱線:三九九六六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