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日(6月11日)接獲一宗集體食物中毒報告,受影響的是路環雷明道學校職員及中三、中四的學生。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的報告顯示,仁伯爵綜合醫院和鏡湖醫院由昨日傍晚開始陸續有路環雷明道中學的學生和職員因腹瀉、腹痛、嘔吐而就診。
調查發現,出現胃腸炎症狀的學生和職員都曾在昨天中午學校舉辦的聚餐中飲食。參加聚餐的約61名學生中,至少有30 名出現胃腸炎症狀,而50名職員中至少有26名出現胃腸炎症狀。最早出現症狀的是餐後2小時。 目前所有患者均情況良好,大部份患者胃腸炎症狀已消失,無人需要住院。
根據學校方面提供的資料,今次聚餐的食物供應者是位於黑沙環第二街47號地下BB舖”CAN天”(有利美食),但該食肆在衛生監督前往檢查時沒有營業,截至下午5時,衛生監督尚未能聯絡該食肆的持有人。
根據患者的症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測這次食物中毒是由於食物受污染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目前已取得部份病人的嘔吐物和糞便進行化驗,預料3 – 4日後會有結果。由於食物供應商已取走所有剩餘的食物,故未能取得食物進行化驗。
一直以來,衛生部門對學生團體供膳安全衛生狀況亦甚關注。去年,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教青局合作,對88間學校進行「學生膳食提供調查」,發現約七成學校選擇學生膳食由外判者提供。為此,衛生局於去年暑假前透過教青局向全澳學校發出「學校膳食衛生安全指引」,「學校膳食外判指引」和「團體膳食供應商 – 食物衛生安全指引」,並於今年3月底與教青局聯合舉辦了題為「學校膳食安全衛生」講座, 以促進學校管理人員及廚房工作人員對學生用膳安全衛生的重視,並從保障學生健康角色出發,選擇良好的團體膳食供應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呼籲巿民,應選擇衛生良好的食肆和食品供應商,以減少發生食物中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