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歷史及語言上的特點,澳門一直與葡萄牙及其他葡語系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具體合作的範疇甚廣,包括衛生、教育、文化、體育及治安等,同時,經貿往來亦相當頻繁;自回歸中國後,本澳更以獨特的優勢,逐漸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的經貿合作平台,澳門本身與葡語國家在經濟方面的交流亦隨之大大增加。
在葡語國家當中,首推葡萄牙與澳門的合作關係最為密切,在過去的良好基礎上,行政長官何厚鏵於2000年5月前往葡萄牙訪問,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並與葡萄牙政府外長伽馬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葡萄牙共和國關於相互鼓勵和保護投資的協定》,以促進及保障兩地的經貿往來。
此後,兩地的高層官員時有互訪活動,就治安、衛生、體育、民航、工務、能源、教育、環保及司法等多個領域進行交流及合作訓培項目,並達成多項重要的協議,內容主要包括資訊和文獻交流、培訓工作,及達成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的意願。
事實上,在葡語國家之中,澳門與葡萄牙的經貿往來最為活躍,在2001年及2002年,澳門出口往葡萄牙的總貨值分別為4,178萬和2,536萬澳門元,而進口總貨值則分別為9,866萬和9,527萬澳門元。澳門特區政府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設有經濟貿易代表處。
僅次於葡萄牙就是巴西,在2001年和2002年,澳門出口巴西的分別總貨值分別為102萬和35萬澳門元,而進口總貨值則分別為2,323萬和2,996萬澳門元。
本澳致力促進與各個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關係,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已與多個相關的經濟部門及組織簽訂了合作協議,包括葡萄牙工業協會(AIP)、葡萄牙對外貿易促進局(ICEP)及葡萄牙企業家協會(AEP)、巴西費德勒爾省工業聯盟(FIBRA)及巴西中小企業服務處(SEBRAE-DF)、莫桑比克投資促進中心(CPI)及出口業促進局(IPEX)、幾內亞比紹私人投資促進司及佛得角投資及出口促進中心(PROMEX)等。同時,貿促局亦曾組織本澳企業家代表團及中國企業家協會代表團訪問東帝汶、莫桑比克及葡萄牙等等。而葡語國家亦不時派出政府或民間企業的代表團訪澳,進行交流及參與如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等大型活動。
為著開拓非洲市場的目標,行政長官於2002年9月率團前往位於非洲的莫桑比克訪問,與該國的元首及官員會面,雙方政府更達成多項共識,簽署會談紀要,有助推動雙方關係的發展。訪問期間,部份本澳企業家與當地機構、企業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政府致力推動的成果可謂立竿見影。
在葡語國家當中,東帝汶是最年輕的一個,於2002年5月宣告獨立,對企業家而言可謂商機無限,因此,貿易促進局於東帝汶獨立後隨即組織本澳企業代表團前赴考察,並安排兩地企業間的商務洽談,尋找商機;期間促成了國際葡語企業家協會與當地商會簽定合作協議。此外,旅遊局亦於今年訪問東帝汶,以推動兩地旅遊領域的合作。
東帝汶方面,亦相當重視與澳門間的良好關係,該國現任總統古斯芒、總理阿卡爾及國務兼外交暨合作部部長霍塔就曾先後到訪本澳,出席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並在展覽會期間舉行東帝汶介紹會。以加強兩地政府間的聯繫。
澳門除了與各個葡語國家發展合作關係外,亦積極參與多個相關的國際性組織。
「第17屆葡語國家都市聯盟大會」於2001年7月在澳門舉行。葡語國家都市聯盟(UCCLA- União das Cidades Capitais Luso-Afro-Americo-Asiáticas)成立於1985年,是一個國際性的非牟利組織,總部設在里斯本。包括澳門在內,葡語國家都市聯盟目前共有21個成員。
國際葡語市場企業家商會於2003年由澳門特區政府與珠江三角洲西部9個城市聯合主辦“粵西名優產品展銷會”期間在澳門正式成立,目的是透過澳門加強該會的葡語企業家成員與亞洲地區(特別是內地及台灣)企業家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