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衛生局呼籲巿民注意預防登革熱

衛生局
2003-07-25 18:32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今年上半年世界各地登革熱的流行情況趨嚴重。 泰國公共衛生部證實,截至六月份,今年全國共錄得24,000宗登革熱個案,而超過800宗發生於曼谷及附近範圍。越南至六月底共錄得9,300宗登革熱,較去年同期增加2.5倍。菲律賓截至6月2日已通報4,026宗登革熱,較去年同期增加61 %。 截至7月22日,香港共有23宗登革熱個案,全部均為外地輸入,去年同期僅6宗登革熱個案。廣州今年的登革熱出現的時間亦較往年早,五月份巳出現第一例登革熱,官方消息稱至今已有23例。在印尼爪畦的某些地區,至今年七月,496名受感染的人士中26人死亡。印度醫學學會七月十三日公佈的調查顯示,持續兩個多月的印度喀拉拉地區的登革熱疫情仍未受到控制,調查發現約百分之四十七的學生和百分之四十一的成人在過去兩個月內曾經發熱,而在過去一周內出現發熱的比例(百分之十七)比過去兩個月內平均出現的比例(約百分之六)為高,顯示登革熱遠未受到控制。印度醫學學會認為疫情未能受到控制的原因是錯誤地推廣效果成疑的所謂”預防藥物’’而沒有採取有效的病媒控制措施。 澳洲今年登革熱疫情亦較去年嚴重,至5月20日為止,共有459例登革熱通報,而去年同期僅有124例,以昆士蘭地區病例最多。人口僅十九萬的新喀里多尼亞,今年巳報告了5147個登革熱個案。南美洲則以巴西的疫情最為嚴重,巴西聖保羅州的登革熱個案今年大幅增加,在某些地區,增幅達三倍。

  登革熱是通過埃及伊蚊或白蚊伊蚊的叮咬而傳播的。伊蚊叮咬一個帶病毒的人後,登革病毒就會進入伊蚊體內繁殖,一星期後如伊蚊再次吸血時病毒就會傳給其它健康人。由於伊蚊在白天吸血,每次吸血量不多,而吸取多人的血液才能產卵,故傳播疾病的速度很快。登革熱在亞洲,美洲和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存在。染上登革病毒後會有發熱,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骼關關痛等,3至5日後會出現皮疹和出血點。嚴重者會出現登革出血熱的表現,病人可能因休克而致命。重複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病毒,會增加登革出血熱的機會。衛生局呼籲居民前往流行地區時應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包括入住有空氣調節的酒店,外出時穿著淺色長袖衫褲,並在暴露的皮膚上施用含DEET (N,N-diethyl-m-toluamide) 的防蚊劑。防蚊劑的作用時間有一定限制,應根據產品的說明書定時補充施用。如居民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痛和皮疹等病徵,應盡快就診,並將旅行史告知醫生。同時,由於目前本澳的正處於登革熱的高危期,居民應特別注意清理家居內和家居周圍的積水,以免蚊蟲孳生,傳播疾病。

(統計表見附件)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