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當局決定短期內恢復活雞進口

澳門特區政府
2001-06-13 21:32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當局決定於短期內恢復進口家禽,有關的各項準備工作經已準備就緒。所有零售場所在恢復家禽進口前,須進行最後清洗及消毒工作,待臨市局技術人員檢驗合格後方可復業。

臨時澳門市政局、臨時海島市政局及衛生局今(十三)日就恢復活雞進口事宜舉行聯合記者會,公佈一系列措施,防範禽流感病毒重現。臨時澳門市政局市政執委會主席麥健智、臨時海島市政局市政執委會主席馬家傑及衛生局局長瞿國英等出席了記者會。

麥健智表示,市政當局與有關部門及業界進行多次會議後,決定加強進口家禽的檢疫、並改善運輸及屠宰程序及街市攤檔的衛生情況。

在檢疫及監管方面,主要是增加樣本數量,並由檢疫部門於抽樣後三小時內作出報告,有關活禽須待檢疫結果證實H5 抗體呈陰性反應後,方可離場。另外,澳方技術人員將按照進口商提供的資料,定期到有關註冊飼養場地視察。

即將實行的新措施還包括將水禽與家禽分流,透過即時屠宰水禽的方式,落實有關做法。水禽運到售賣地點後須即時屠宰,不能存放於店中的籠內,街市攤販須即時將水禽在街市內屠宰房屠宰,攤檔內不能存放活水禽。

至於改善街市衛生情況方面,在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的原則下,各家禽店舖每月至少輪流清洗兩次,將店內所有禽鳥遷離,以便清洗及消毒場地,臨時澳門市政局將提供地點暫時存放家禽。

馬家傑表示,當局對離島家禽飼養場所採取的措施主要是增加每週測試樣本數目及獸醫巡查次數、加強對雞場員工的培訓,並維持現行所有死亡雞隻須經登記及解剖的程序。

衛生局局長瞿國英表示,臨市局即將實施的水禽和其他家禽分開批發及運輸,並採取即時屠宰水禽的方法,以及加強入口家禽檢疫等措施,將大大降低帶有禽流感病毒的家禽進入本澳市場及其散播的機會。研究顯示,鴨鵝等水禽是流感病毒的自然保存宿主,水禽的流感病毒傳染雞隻或其它動物後,可能引起病毒的重配並進而傳染人類。

瞿國英指出,禽流感病毒是通過禽的呼吸道分泌物和消化道排泄物在空氣中傳播,市民不必擔心因食用家禽而染上禽流感。他強調,本澳至今仍未發現任何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病人,當局之前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完全是預防性質。

臨市局在會上發佈了五月份被銷毀的禽鳥總數約六萬隻,對銷毀禽鳥、工人薪酬及商販租金的補償金額約五百五十萬澳門元。當局在記者會後並安排傳媒實地參觀祐漢街市攤檔及路環家禽養殖場。

另外,行政長官將作出批示,成立一個禽流感應變統籌小組,對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及時適當的處理。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