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澳門壁球運動 走向國際

澳門雜誌
167期
  • 澳門壁球運動 走向國際

  • 我們同樣重視本地裁判與教練的培養,期待澳門壁球的發展更加全面和立體。 —— 澳門壁球總會 秘書長 歐文道

  • 每位運動員的打法不同,教練的工作便是根據運動員的性格和身體條件進行針對性指導,注重技術細節並結合個人經驗。 —— 澳門壁球總會 總教練 廖浚汶

  • 壁球裝備

  • 壁球場

  • 曹子晴

  • 李嘉熙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澳門壁球運動 走向國際
澳門壁球運動 走向國際

壁球(Squash)起源於19世紀初的英國,是一項獨特的室內球拍運動。與網球或羽毛球不同,壁球不設球網,球員需要在被四面牆圍成的封閉式場地內,輪流對牆擊球,直至對手無法回球時,即可得分,十分考驗耐力與反應力。於1987年成立的澳門壁球總會,一直致力推廣這項運動,通過青少年培訓與系統化訓練,已培養出一批優秀運動員,在國際賽場為澳門贏得榮譽,並逐步提升國際排名。

 

短片

澳門壁球新世代 越戰越強

 

八十年代起步 推廣壁球

在澳門保齡球中心內的壁球場上,球員熱身後走進「盒子」,關上玻璃門,發球方站在發球區(以地線框起的區域),對正面牆壁發球。球需擊中正面牆的上界與中線之間,反彈至對手區域內,雙方輪流擊球,展開激烈比賽。「壁球是一項高強度的帶氧運動,能提升心肺功能和耐力,通過奔跑、跳躍和擊球,增強肌肉力量與靈活性。」澳門壁球總會秘書長歐文道表示,他自幼便加入澳門集訓隊,15、16歲時,分別奪得澳門公開賽和中國公開賽冠軍,並於2006年全國體育大會以頭號種子身份代表澳門,勇奪壁球冠軍。

歐文道憶述,澳門壁球總會(下稱「總會」)最初於得勝體育中心的壁球室起步,逐步發展至今。「我們早在發展初期已做了大量的推廣工作,例如訂製可移動的充氣小型壁球場,帶入學校讓學生、老師和家長認識,親身感受壁球的樂趣和挑戰。」他續說,壁球有別於其他球拍型運動,其對着牆壁擊球的特性,很需要時間向大眾普及規則與玩法。

經過多年努力,澳門壁球隊現已擴展至逾百名運動員的規模,同時亦得到澳門特區政府體育局的支持,開辦各類培訓班,培養本地選手和教練。「自1997年起,總會開始舉辦澳門壁球公開賽,並每年舉辦本地聯賽、排名賽、錦標賽和青少年壁球公開賽,通過邀請各地選手來澳門比賽,為澳門運動員提供交流機會,讓壁球運動變得更普及。」

我們同樣重視本地裁判與教練的培養,期待澳門壁球的發展更加全面和立體。                    ——  澳門壁球總會 秘書長  歐文道
我們同樣重視本地裁判與教練的培養,期待澳門壁球的發展更加全面和立體。 —— 澳門壁球總會 秘書長 歐文道

 

系統化訓練運動員梯隊

總會花了3至4年時間調整架構,建立分組培訓梯隊,為不同年齡和實力的運動員制定完善訓練體系。2003年,總會與體育局合辦澳門青少年壁球學校,招收7歲以上學員,旨在從小培養技術、戰術和比賽能力。「通過考核與晉升,學員便可加入澳門集訓隊。」歐文道介紹,課程由淺入深,每月4節課,兼顧體能與技術發展,目標是提升學員競技水平與團隊協作能力。

2024年4月晉升為總教練的廖浚汶,曾代表澳門出戰亞運及東亞錦標賽,現專注培育青少年新秀。「每位運動員的打法不同,教練的工作便是根據運動員的性格和身體條件進行針對性指導,注重技術細節並結合個人經驗。」他說,學員從7歲加入壁球學校,訓練兩至三年後,若已達到一定水平,便讓他們參加比賽。亞洲賽事多從11歲以下的青少年組別開始,選手可通過比賽慢慢累積經驗,爭取更高排名。

每位運動員的打法不同,教練的工作便是根據運動員的性格和身體條件進行針對性指導,注重技術細節並結合個人經驗。                  ——  澳門壁球總會 總教練  廖浚汶
每位運動員的打法不同,教練的工作便是根據運動員的性格和身體條件進行針對性指導,注重技術細節並結合個人經驗。 —— 澳門壁球總會 總教練 廖浚汶

 

壁球運動員走向國際

澳門壁球運動員楊咏芝,於2025年7月舉行的「澳洲謝珀頓挑戰賽」衛冕冠軍後,又在8月舉行的「2025澳洲東岸公開賽」女子職業壁球賽奪冠,達成職業生涯第三次奪得職業壁球協會(PSA)賽事冠軍的佳績。廖浚汶和歐文道皆表示,楊咏芝的成績為新生代運動員帶來極大鼓舞和動力。「要取得職業賽冠軍並不容易,需面對各地的強手,大家都對楊咏芝取得的成績非常重視。總會將為她的職業生涯作好規劃,期望她在國際重要賽事中再創佳績,為澳門爭光。」

廖浚汶表示,部份澳門選手在2024年的賽事中表現出色,成功提升亞洲排名,使他們在今年本地賽事中以頭號種子身份參賽。「青少年選手的排名正持續上升,目前亞洲排名在10多至50多之間。」他相信,澳門青少年運動員的未來充滿潛力。今年暑假期間,許多選手積極參加外地比賽,不少後起之秀的成績和實力都有所提升。「過去兩年,我們見證了男、女隊伍都取得明顯進步。我們期盼未來能在亞洲青少年錦標賽上,實現女子組四強、男子組八強的目標,一步一步努力向前,爭取更好的成績!」

歐文道則強調,總會的願景是培養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運動員,讓他們能代表澳門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我們同樣重視本地裁判與教練的培養,期待澳門壁球的發展更加全面和立體。」他相信,總會將持續推動本地壁球人才的成長與發展,並在不久的將來跟上全球發展趨勢,讓球員、教練、裁判達至國際標準,從而進軍更高級別的職業賽事及國際大賽。

壁球裝備
壁球裝備

 

壁球

以橡膠製成,直徑約4厘米,重約24克。表面以不同顏色點標示彈性和速度:

雙黃點(圖):彈性最低、速度最慢,適合比賽和進階玩家。

單黃點:彈性稍高、速度適中,適合中級玩家。

紅點/藍點:彈性較高、速度較快,適合初學者或低溫環境。

 

壁球拍

時下壁球拍通常採用碳纖維、玻璃纖維或鋁合金製成,重量約110至200克,分為兩大類:

力量型:拍面較大,適合初學者,提供更大擊球面積和力量。

控制型:拍面較小,適合進階玩家,強調擊球精確度和靈活性。

 

壁球場
壁球場

壁球場

場地尺寸標準為長9.75米、寬6.4米(單打),高度約5.64米(前牆至天花板),地板以木質或合成材料鋪設。

頭號種子

在體育競賽中,根據選手或隊伍的實力與排名,在賽前預先確定的最高級別參賽者。設定頭號種子的目的,是為了公平分配賽程,避免過早出現強強對決,從而提高比賽的觀賞性和競技性。

壁球比賽

可以單打或雙打形式進行,參賽者必須用壁球拍把球打到牆上(前/後/左/右),當對手無法回球時,即可得分。每局以11分計算,最先拿到11分者勝出。一場比賽通常採5局3勝制。

 

青少年運動員分享

曹子晴:學會在壓力中成長

曹子晴
曹子晴

「壁球除了可鍛鍊身體,還能通過不同的技術變化訓練腦力,正是這些特質令我愛上壁球!」曹子晴在壁球場上揮拍、跑動,來回練習,像是擁有源源不絕的活力。

她與雙胞胎姐姐曹子恩在2020年一起加入壁球集訓隊,曾參加過日本、香港青少年壁球公開賽及亞洲青少年壁球個人錦標賽,二人更於2025年5月代表澳門出戰「第16屆東亞壁球錦標賽」。子晴曾於比賽中因心理壓力導致失誤,以一分之差失利,內心非常失落。「現在已學會在壓力下穩住心態,爭取更好成績。」

平衡學業與訓練並不容易,曹子晴雖為了練習而放棄玩樂時間,但相信付出是值得的。「我的目標是在青少年階段取得一個公開組冠軍,成為亞洲前十名選手!」

 

李嘉熙:訓練路上的苦與樂

李嘉熙
李嘉熙

在2025年8月舉行的「2025澳門青少年壁球公開賽」上,李嘉熙以頭號種子身份出戰,經過5局激戰首奪冠軍。「我不是天賦型選手,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打好每一球。」他說,2015年經選材日進入青少年壁球學校訓練,開始了壁球運動員生涯。「可以隨心所欲地把球打到牆壁上,對我來說是一件能紓緩壓力的事情,每當遇上煩惱時,我都會選擇打球。」

「還記得第一次隨隊參加『世界青少年壁球錦標賽』,澳洲的舒適天氣和比賽經歷開闊了我的視野。」他回憶,集訓隊訓練繁忙,每周5天的訓練中,3天到壁球場進行技術訓練,2天進行體能訓練,務求維持運動員的最佳狀態。「我很喜歡壁球,會盡量完成好自己的課業,再進行訓練。我希望在能打球的時光裡全力以赴,未來爭取更好的成績。」

 

文:鄭美盈 圖:宋楚珊  受訪者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