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遙控穿越 無人機極限競賽

澳門雜誌
144期
  • 遙控穿越 無人機極限競賽

  • 用家在自行組裝機身時,需要對電流原理及接駁技術有一定基礎。

  • 李國強期望在技術提升後,未來能代表澳門參加國際性運動賽事。

  • 韋志華表示,這項運動令他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透過彼此交流能讓操作技術提高。

  • 最小型的穿越機只有成人掌心般的大小,安全性更高。

  • 進行無人機競賽運動時,選手透過圖傳眼鏡以第一身視角控制穿越機。

  • 會長劉學騰和學生分享無人機競賽運動小知識

  • 希望吸引更多人參與無人機競賽,讓此運動變得更普及。 —— 劉學騰

  • 器材介紹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遙控穿越 無人機極限競賽
遙控穿越 無人機極限競賽

無人機科技日漸成熟,除了在空中攝影、物流運輸、地理測繪、工農業生產及環境保護等多方面有所發揮,近年更發展為一項競賽運動,在全球火速興起。國際航空聯盟(FAI)在2018年於深圳舉辦首屆無人機世界錦標賽,雲集全球過百位飛手展現頂尖技術,場面熱鬧刺激。

在這股熱潮中,澳門亦聚集了一班飛行愛好者定期切磋交流,控制無人機巧妙地穿越各式障礙物,或以時速過百公里的速度體驗極限快感。

追求速度感的新興運動

無人機競賽最初在2014年的澳洲興起,由一眾遙控模型發燒友引領,繼而吸引全球玩家。無人機競賽是指在穿越機上安裝實時圖像傳輸系統,透過發送模擬信號,連接機身鏡頭與玩家所佩戴的眼鏡,對應頻道以共享畫面,再用第一身視角(FPV)遙距操控無人機越過障礙物,與對手鬥快到達終點。由於其視覺上的獨特快感,競賽影片在網上廣泛傳播,令更多人對此項運動產生興趣,促使其發展成大型比賽項目。無人機競賽曾在海口及寧波等地舉辦國際性及地區賽事,明年亦將於泰國舉行的第六屆亞洲室內暨武藝運動會中作為示範項目,朝向大型體育舞台發展。

澳門無人機競賽運動協會於2019年成立,至今成員逾50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每星期都會在科學館旁的草地進行訓練,彼此交流心得及技術。會長劉學騰說:「我們大部份會員都是在草地訓練時認識。有時候有路人見到我們練習覺得很好玩,順勢坐下來聊天,部份人因此成為會員,開始投入無人機競賽的世界。」

希望吸引更多人參與無人機競賽,讓此運動變得更普及。           —— 劉學騰
希望吸引更多人參與無人機競賽,讓此運動變得更普及。 —— 劉學騰

不少人對航拍和無人機競賽有所混淆,劉學騰指出,從硬件來說,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機身及其視角。航拍機設有水平雲台,即使在高處或遠處飛行亦可保持平穩,並能從熒幕上觀看畫面拍攝。而無人機競賽所用的穿越機沒有配備雲台,鏡頭會隨着機身移動令角度有所變化,主要依靠使用者的細微操作,穿過障礙物及狹窄的環境。他形容,無人機競賽就像坐進駕駛艙,用機身的第一身視角飛翔。在操控時會受到視覺影響,具有相當高的投入度和刺激感。

現時無人機競賽主要分成3種玩法,除了速度比試,更有飛手鑽研自由花式及特殊攝影。花式飛行需要足夠空間才可展示打筋斗、極速升降及側翻等動作,故會選擇在平地、廢棄建築物或森林中舉行,為觀眾帶來炫目效果。而特殊攝影則講求畫面速度感,穿越機像過山車般快速穿過窄小空間及在高處俯衝,令人能用機身視角探索別具特色的景物。劉學騰補充,穿越機着重於其靈活性及速度,飛行軌跡會有較大弧度,感覺上更輕巧自由。

進行無人機競賽運動時,選手透過圖傳眼鏡以第一身視角控制穿越機。
進行無人機競賽運動時,選手透過圖傳眼鏡以第一身視角控制穿越機。

由玩具開始 磨煉技術

早於協會成立前,劉學騰已和副會長韋志華透過這項運動相識。劉學騰回憶,最初接觸的並非穿越機,而是孩子的玩具遙控飛機。「因為孩子很快就厭倦玩具,於是我就拿來玩玩看,想不到竟然愛上玩飛機!」後來,他被網絡上的無人機競賽影片吸引,便自學組裝零件、接駁電線及調整參數等。

開始接觸無人機競賽,韋志華亦是受到影片吸引,但當時身邊沒有同好者,只好獨自摸索及學習。後來他到戶外測試無人機,見到有人使用同樣裝備就覺得十分驚喜,韋志華說:「本來以為這項運動在澳門比較冷門,想不到竟然有同好者,當時想都沒想就厚着面皮上前搭訕。」其後他們不時相約練習及交流心得,發現彼此追逐和獨自飛行的感覺完全不同。劉學騰提到:「當時我們只用無人機追逐已經很開心,後期和會員們一起組裝了龍門等障礙物,就能夠練習更多技術。」

用家在自行組裝機身時,需要對電流原理及接駁技術有一定基礎。
用家在自行組裝機身時,需要對電流原理及接駁技術有一定基礎。

無人機競賽着重實操,不只考驗選手的肌肉反應和目視能力,還須事先把機件配置及軟件設定好,才能在比賽時保持機身穩定及速度。協會在今年3月舉辦了首次會內賽,以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劉學騰解釋,無人機競賽不會限制選手的個人配置,因硬件上所帶來的優勢有限。「穿越機的時速最快能達到過百公里,在極高速中要求選手精細的操控,所以技術佔8分,裝備最多只佔2分。」

劉學騰補充,參賽能鍛煉選手心理質素及獲得更多經驗。在參加大型賽事時,就算遇上比自己技術更好的選手也不應中途放棄,因為當領先的選手群聚時,發生碰撞令機身意外墜毀的可能性很大。速度較慢者,若遇上對手被取消資格也有機會奪冠。只要穩定發揮、沉着應對,亦可與世界級的選手一較高下。

最小型的穿越機只有成人掌心般的大小,安全性更高。
最小型的穿越機只有成人掌心般的大小,安全性更高。

新手入門有難度

看着眼前的無人機不斷左穿右插越過障礙物,耳邊傳來引擎的低吼和會員的打趣聲,劉學騰回憶,以往有部份人雖然對無人機競賽有興趣,但由於未能掌握入門必備的知識,故在起步階段已經放棄。「其他運動只要有齊裝備便可入門,但無人機競賽需要具備很多層面的知識,包括物理、電腦軟件及零件組裝,如果沒有經過學習,連令穿越機起飛都做不到!」」 

針對新手,他建議不用一開始就買齊裝備,只須準備遙控器便可。初學者可在網路下載模擬器練習,透過接駁到電腦上的手把,練習手感及視覺反應。在掌握初步概念後才添置小型並附有保護罩的機身,避免不熟悉操作而導致「炒機」。劉學騰坦言:「即使在草地練習,一旦墜機也會對機身造成損傷。如果一開始就要求新手買機,那麼10部機都不夠『炒』。」

會長劉學騰和學生分享無人機競賽運動小知識
會長劉學騰和學生分享無人機競賽運動小知識

進階後,飛手便可使用更大型的5吋機,但應注意,如撞到障礙物便要第一時間鎖機讓其墜地,以免撞到人或造成其他損毀,這是最安全的做法。「現於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炫目的飛行影片,這都是別人嘗試了無數次及經過長時間練習,才能呈現的好效果。」劉學騰表示,雖然過程中難免會碰壁,但在克服困難後所得到的進步,亦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成功感。

他特別提醒,初入門者應在前輩的協助下自行組裝機身。因組裝零件具一定危險性,若錯誤接駁電流,有機會產生火花及觸電,再加上部份穿越機的電流能達到100mA以上,如果發生墜落意外令馬達停止運作,有機會使電流倒流,令機身過熱冒煙。另外,進行無人機競賽時,亦須注意安全守則。根據民航局規定,在佩戴眼鏡或視線有遮擋時,應要有觀察員從旁協助,負責視察現場環境及適時作出提醒,以免對環境及附近市民造成危險。

器材介紹
器材介紹

推廣普及 盼創佳績

澳門無人機競賽運動協會不時走進校園舉辦講座,分享無人機競賽的基本知識及安全守則,透過讓學生們親身接觸穿越機,引起他們的興趣。劉學騰期望有更多人參與無人機競賽運動,一起交流心得,讓這項運動得到普及。劉學騰說:「協會亦會積極推動會員到世界各地參賽,與當地飛手交流技術。未來希望能找到更大型的場地,讓我們能在比賽前定期練習,讓穿越機能肆意翱翔。也期望我們日後有機會代表澳門參加國際性賽事,奪得好成績!」

會員分享

韋志華

永不放棄總有獲勝的一天

韋志華表示,這項運動令他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透過彼此交流能讓操作技術提高。
韋志華表示,這項運動令他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透過彼此交流能讓操作技術提高。

韋志華在初期接觸無人機競賽運動時,大多是獨自帶着電腦和裝備到草地試飛,有一次,韋志華遇到一位正在路邊跑步的叔叔,那人感到好奇便停下來搭話。經過介紹後,那位陌生人對他說:「年輕人要加油!很難得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及興趣。即使不需要做得很好,但是你要加油,為澳門做出一點成績。」即使在日後遇到難題,只要回想起這一份推動,韋志華也能堅持下去。 

談及比賽經歷,韋志華坦言面對世界各地的頂尖飛手,在現場一定會有心理壓力,即使如此,更要穩住心態。「就算比賽時旁邊的是世界冠軍,他們也有可能失誤,所以不能放棄每一分每一秒,要堅持到最後才能知道結果。」如果太心急想獲勝,有任何地方出錯令飛機墜毀,就有很大機會會輸。

韋志華過往曾到香港參加由國際航空聯盟舉辦的賽事,可惜未能獲獎。他表示會繼續參加比賽累積經驗及提升技術,期望總有一天會獲勝。他亦會積極和會員分享比賽規則和注意事項,希望日後能和夥伴們並肩作戰,一起在比賽場上獲得佳績。

李國強

難忘初次飛行體驗

李國強期望在技術提升後,未來能代表澳門參加國際性運動賽事。
李國強期望在技術提升後,未來能代表澳門參加國際性運動賽事。

「我接觸無人機競賽運動只有一年多,雖然一開始真的很困難,但每一次感受到自己比以往有所進步時,真的很開心。」他現在已經能流暢地操縱穿越機繞過障礙物及靈活飛行,對於穿越機機身和零件性能都瞭如指掌,更不時和會員討論技巧,身上已看不到飛行新手的痕跡。

李國強回想,起初在網絡平台看到無人機自由花式的短片,覺得動作十分靈活,很有快感,於是便一頭熱地沉迷下去。初期是按照網絡上的影片及文章學習組裝零件、調校系統、維修飛機,一切都要自行摸索。後來遇到協會,在會長的幫助下終於成功起飛。他說:「對於第一次起飛的經驗真的非常難忘!和以往坐飛機不同,無人機競賽感覺像由自己駕駛飛機在天空飛翔,而且速度感很高,這種刺激感覺以往從未試過。」

參加這項運動也令他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從彼此的資訊交流中獲益良多。除了與本地成員保持緊密互動,李國強期望未來能到外地參加國際性的比賽,親眼見識國外飛手的水準。

短片

遙控穿越 無人機極限競賽

 

文:許珊娜 圖:伍雨麈、受訪者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