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代菲律賓刀劍搏擊術演變而來的菲律賓魔杖(Kali),過往一直不為大眾所知,直到近年成為荷里活電影的武打素材,人們才對它稍有認識。其實,這項武術早已在世界各地流傳,並建立了系統性的訓練體系和比賽規則。而澳門,亦有人於數年前引入,為體壇和武壇注入新鮮血液。
傳統武術兼收並蓄
菲律賓魔杖的起源眾說紛紜,從這武術的許多招式術語皆以西班牙語命名來看,較合理的推測,是源於西班牙在菲律賓的殖民時期。當時,西班牙人為了幫助當地士兵抗擊海盜,向他們傳授歐洲劍術。為了適應當時的環境及生活條件,菲律賓魔杖在傳承的過程中,漸漸融入了本地及不同國家的武技,相反,歐洲劍術的影子則慢慢淡化,唯一留下的,只有以不同數字代表打擊動作的教學方法。
和大多數的武術一樣,菲律賓魔杖亦分為不同門派,修練刀、劍、藤棍等武器。修習中國拳腳功夫多年的澳門人黃天恩,為了提升武藝,早已萌生學習兵器的想法。當他接觸到菲律賓魔杖,發現這種菲律賓傳統武術有不少獨特之處:「大部份武術都以拳腳功夫入門,一般習武多年才能接觸兵器。而菲律賓魔杖則先從兵器入手,後習拳腳,因此學徒在學習初期已能手握兵器練習,適合偏向學習兵器的人。」
為了學習菲律賓魔杖,黃天恩到香港跟隨菲律賓魔杖門派Kalis Ilustrisimo傳承人陳浩揚習武,直至近兩年,得到師傅的肯定和允許,回澳門開班授徒。
練習安全為上
菲律賓魔杖的訓練場,總是充滿清脆而激烈的木棒碰撞聲,黃天恩指出,現今傳授的菲律賓魔杖,以強身健體及自衛為目的,為了提升學習的安全性,其師陳浩揚在掌門Tony Diego的認可下,開始對傳統教學作出改變,以包上薄膠的木棍練習。他強調:「進行實戰練習時,學徒須穿上護甲,當其武德得到認可,才可接觸刀和劍。」黃天恩在澳門開班時,亦遵循相同的規則,希望扭轉大眾對菲律賓魔杖的舊有印象,使其在澳門成為一門普及尋常的器械搏擊運動。亦因如此,除了男學徒外,亦吸引到不少女學徒修練。
黃天恩稱,由於男女的體格差異,會使女性在格鬥運動中處於劣勢,但女性可透過菲律賓魔杖的不同技法,有效縮短這種差距。加上菲律賓魔杖的比賽場地較大,女性亦可發揮體型上的優勢,進行更有效的閃躲。他指出:「菲律賓魔杖包容性強,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打法,加上此武術能訓練全身關節以及反應速度,是一項老少咸宜的運動。」
決心肩負傳承重責
Kalis Ilustrisimo門派以簡潔實用為主,幾招已可應付絕大部份的對戰情況,黃天恩稱,菲律賓魔杖講求「活學活用」,因此會要求學徒參與比賽,從實戰中累積經驗,增廣見聞。「站在賽場上的緊張感,以及為團隊爭光的榮譽感,會使參賽者拼盡全力,發揮實力,這種經歷是對打練習所不能比擬的。」
由於菲律賓魔杖在澳門尚屬新興運動,資源較少,因此每次比賽,學徒都會認真對待,期望提升實力。黃天恩說:「我有一位學徒,他雖然已屆退休年齡及身體虛弱,但很有恒心,一直追隨我練習,最後在香港的比賽中取得名次。他的經歷證明了,只要有心就能發揮巨大潛能。他不但成為了其他學徒的榜樣,亦堅定了我向大眾推廣菲律賓魔杖的決心。」
儘管菲律賓魔杖已逐漸體育化,但本質仍是一門武術,因此除了功架招式之外,亦十分重視同門之間的情誼。黃天恩之所以成為菲律賓魔杖的傳承人,就是因為被這份真摯的情誼所感動。「最初,我並沒有信心成為門派的傳承人,但師傅一直給予我鼓勵和認同,更帶我到菲律賓拜訪總教練Arnold Narzo,以及已故掌門Tony Diego的海葬地祭祀 ,讓創始人知道他的武藝、精神和人生經驗在澳門後繼有人。這使我感到自己被門派接納,成為了他們的一份子,令我深受感動,因而決定肩負傳承菲律賓魔杖的責任。」
改變賽例還原傳統
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武術,菲律賓魔杖並沒有太多資料流傳,這是由於門派之間互相忌憚,因此大多抱持低調的態度。但隨着全球網絡化,各門派都一改往日作風,開始積極宣傳。
由黃天恩師傅陳浩揚舉辦的「香港菲律賓魔杖公開賽」,在去年11月舉行了第十屆。曾多次參與「世界魔杖錦標賽」的陳浩揚發現,世界賽的評分較注重進攻,與真實的菲律賓魔杖技法有出入,而且參賽者得分依照評判的印象而定,較為主觀。為了使菲律賓魔杖的技法能在比賽中充份施展,他參考了劍擊、巴西柔術等競技運動比賽規則,創立了按擊打情況計分的香港賽制,除了正常得分外,一些「無力打擊」、「被擊中後反擊」的特殊情況,都會被賽場四角的裁判記錄,參賽者不再一心進擊,而是會考慮步法和節奏,真實還原菲律賓魔杖「進可攻退可守」的搏擊原貌。
眼看師傅不遺餘力地推廣菲律賓魔杖,黃天恩亦不怠慢。為了更好地推廣菲律賓魔杖,他與友人在商業大廈合租單位進行教學,還四出聯繫學校合作開辦興趣班。黃天恩說,現時的教學場地面積不大,若學生較多時,難免影響修練效果。至於與學校的合作,雖然目前只推廣到一兩間學校,但看到同學的踴躍參與,在教學過程中亦沒有出現任何意外,都讓他增添信心。「未來我會繼續把重點放在推廣上。今年4月,更會在澳門舉辦首次菲律賓魔杖公開賽,希望藉此吸引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認識。」
未來,黃天恩希望能爭取到特區政府的支持,以改善練習場地、器具及裝備,使菲律賓魔杖逐步發展成正規的體育項目。
延伸閱讀
名字的由來
提起菲律賓魔杖,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哈利波特》中施展魔法的魔杖,但其實兩者並無關係。此名稱的起源,有說來自於李小龍的電影,戲中武者施展快速、千變萬化的棍法,觀眾看在眼中猶如魔法一樣,於是就起了這樣一個不太正式,卻十分貼切的名字。
實用教學
Kalis Ilustrisimo門派的技法特點是簡潔實用,其中的「基本五棍」就涵蓋了五個最常用的攻擊方向,是初學者必須掌握的基礎動作。以下以右手持棍示範,左手持棍只需把左右動作方向調換即可:
預備式 是「基本五棍」前的準備動作,左手手掌展開,放在身體前側,右手手握木棍,高度越過肩膀,整個過程中左手保持不動。
第一棍 以45度角從右上向左下揮去
第二棍 以45度角原路返回
第三棍 把木棍從肩膀位置向下移到腰部位置,並以45度角從右下向左上揮去 。
第四棍 以45度角原路返回
第五棍 把腰旁的木棍向前刺去
短片
菲律賓魔杖 攻防有度
《菲律賓魔杖 攻防有度》
文:陳錦城 圖:陳思禮、故渺、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