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关闸口岸周边城区的配套设施已日趋饱和,配合轻轨系统关闸站的建设,特区政府计划通过整体的城市设计,分期分区逐步改善“北大门”的功能与景观形象,将关闸口岸打造成符合“世界休闲旅游中心”定位的现代化城市门户,以及深化关闸地区成为完善的交通枢纽。土地工务运输局今日起(九月一日)就有关的城市设计计划编制服务公开招标,为期一个月。
改善关闸区基础和社区设施
关闸地区是本澳最具历史性及最繁忙的陆上城市门户,但过去因周边缺乏发展腹地,令配套设施的优化建设长期受制于土地资源阙如等客观条件,使得关闸地区的城市门户功能与景观一直未能更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关闸在轻轨系统第一期计划中将规划为起点站,亦是第一、二期轻轨的转乘站,按计划将配合轻轨站设置相关公共交通枢纽。
同时,政府计划藉此理顺全区交通路网及完善北段之外环快速通道,以及对区内土地作出长远的整合性利用规划。为此,政府认为有必要对关闸地区展开整体城市设计研究,整合土地利用、城市功能与景观、轻轨与交通基建、文物旅游、社区设施等复合功能,并因应区域融合的大趋势,以及新城填海计划的契机,重新调整与改善关闸口岸的各项基础和社区设施,提高关闸地区作为本澳现代化城市门户和交通枢纽的功能。
透过规划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政府提出的“关闸口岸暨周边环境总体概念性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分为两部份,由关闸联检大楼以南、关闸广场周边区域以北,包括关闸广场及关闸联检大楼出入境车道、李秉伦大厦、特警总部、工人球场、赌场巴士停泊区,列为重点研究范围;介乎关闸广场周边区域、长寿大马路、看台街、菜园涌边街及牧场街的所有区域,则列为规划研究范围。
透过公开招标获得计划编制服务的公司,其主要工作包括制订区内土地使用的优化及长远开发策略、轻轨站具体座落位置及站体复合立体开发模式,研究如何提升城市门户形象、塑造文物与城市景观,并对全区整体交通作出预测与规划,利用地下空间,以及配置相关配套基建设施等。
打造成区内完善的交通枢纽
其中,须整合轻轨站,公共巴士、旅游巴、赌场巴士、私人车辆、的士等交通转乘设施,整体研究全区人行动线和开放空间组织,并配合全区的整治,落实建构澳门环岛外围快速通道的构想;又会藉地下空间重新整体规划的机会,创造便捷多层次立体交通换乘系统,打造关闸地区成为完善的交通枢纽。
此外,藉研究全区整体土地长远利用模式,以及相关开发单元的初步建筑布局与设计,探讨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潜力,重新规划,以强化城市门户的功能和形象;同时研究订定全区发展策略、拟订重点设计区内建筑物和景观的城市设计导则、生态城市与绿建筑及环保节能的设计导则。
鉴于关闸地区为建成区,民居及道路网密集,政府特别要求中标公司须制订全区的短中长期执行计画及配合各期轻轨工程的实际制订分期分区计划,以便日后采取分阶段施工,尽量减低对区内居民和交通的影响。
“澳门关闸口岸暨周边环境的总体概念性城市设计"──计划编制服务九月一日起至二十九日公开招标,九月三十日开标。获得服务判给的公司须于10个月内全部完成计划编制,随后并须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公众参与及咨询工作,提出优化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