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中央公園加緊施工爭取先開停車場(更新版)

土地工務局
2012-02-29 17:46
  • 公園及停車場結構已完成

  • 土地工務運輸向傳媒介紹工程進度

  • 公園設施效果圖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氹仔成都街停車場及公園建造工程”(下稱:中央公園)已進入最後施工階段,公園及停車場主結構已完成,為爭取於四月率先開放停車場部分車位予公眾使用,紓緩該區泊車需求,工程人員現正加緊進行停車場內各項設施的安裝和測試。兩層地庫停車場可提供約2,600多個停車位,當中,汽車和電單車車位各佔1,300個。

地下兩層停車場主體結構工程於去年完成,停車場各項設施近日已完成安裝,包括消防系統、照明系統、通風系統、監控系統和收費系統等,工程人員現正進行各項設施的測試,以及公園設施的佈置和綠化工作。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副局長劉振滄、基礎建設廳代廳長郭子昌及相關工程師等今日(2月29日)早上視察地盤,了解施工進度。

提供2,600車位

配合氹仔區人口增長,政府近年不斷完善氹仔區內的基礎建設,其中,落實興建央公園及地下停車場計劃,當時更推出初研和深化方案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公眾諮詢,務求讓公園和停車場的設計切合居民的實際需要。

中央公園建造工程於2009年9月動工,按照目前施工進度,佔地約28,000平方米的中央公園可望於今年上半年竣工,並可全面進行各項設施的測試。為紓緩該區的泊車需求,在不影響地面層公園設施佈置和綠化工作的情況下,將爭取4月份局部開放停車場予公眾使用。兩層地下停車場約有2,600多個停車位,當中,汽車和電單車車位各佔1,300個,同時亦設置了10多個為殘障人士專用車位。

該地下停車場四個車道出入口分別成都街和哥英布拉街的兩側,出入口工程亦於近日完成,因應停車場的啟用,交通事務局將調整停車場周邊的交通及過路設施,以配合停車場各出入口的行車安排。

各項設施採環保設計

中央公園設計將以大自然為主題,將種植大量植物加強綠化,公園內的人工湖有泳池功能,在非泳季時人工湖作為景觀池,夏季則可作為泳池,公園其他設施還包括林蔭步道、乘涼休憩區及涼亭、環園跑步徑、健身設施區、寵物活動區、兒童遊戲區、強身運動區、露天綜合球場等。此外,公園內將設空氣監測站,以監測空氣質素。

圖書館設於地庫一層,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將設有200個閱讀座位和60台上網電腦,圖書館可由停車場或公園直接進入,靠中庭的牆壁採用大型玻璃窗,可以吸納更多自然光線,有環保節能作用。

環保施工減影響

由於是次工程範圍長約280米,寬約100米,開挖深度約達10米,開挖面積大,且工地周邊為住宅樓宇,為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採用了兩種澳門以往較少採用之施工方法,“基坑開挖圍護結構採用直徑850SMW工法攪拌樁工法”和“地下結構採用邊區逆築工法,中心區順築工法”,以確保開挖地庫層時的護土能力,以及省時和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此外,承建商在開挖期間,在地盤附近設置監測儀器作長期監察,確保不影響周圍環境及樓宇狀況。

為確保工程的質量及按進度施工,土地工務運輸局除派工程人員跟進工程外,亦聘用工程監理公司長駐工地,共同監察工地的日常運作、施工安全、檢測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進度及預算等工作。而土地工務運輸局除每周召開工程進度會議外,與環境保護局組成的監督小組,每月亦會與監理公司和承建商召開環保會議,以便了解承建商在施工期間有否遵照環保指引。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