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文化局一带一路系列讲座展现跨国考古成果 探寻海丝陶瓷珍品

文化局
2025-08-21 15:11
  • 文化局一带一路系列讲座展现跨国考古成果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文化局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今年9月将于澳门艺术博物馆演讲厅举办“海丝瓷路──一带一路文化系列讲座”,活动特邀内地和香港考古和瓷器研究专家,围绕“考古合作与发现”主题,带来4场精彩讲座,深入介绍沙特阿拉伯、葡萄牙、肯尼亚和柬埔寨等地的跨国考古合作成果,透过最新出土的中国瓷器,引领市民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活动费用全免,欢迎广大市民报名参加。

首场讲座“牵星过洋──沙持塞林港遗址出土的中国瓷器”,将于9月20日下午3时举行(普通话主讲),特邀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主讲。姜波兼任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CHINA)副理事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将介绍2018至2019年中沙联合考古队在塞林港遗址的发掘成果,梳理从唐五代越窑瓷器、宋元青白瓷至明清青花瓷的海洋贸易脉络,展现这座昔日繁华古港,如何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半岛地区陶瓷贸易源远流长的实证。

第二场讲座“中国风潮──大航海时代的中葡瓷器贸易与文化交流”,将于9月21日下午3时举行(粤语主讲),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中国器物主任王冠宇主讲。讲座将剖析中国瓷器如何风靡欧洲皇室贵族,成为全球经济浪潮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并以各国博物馆藏及考古出土的中葡贸易瓷器为焦点,结合文献与图像,还原明清时期中葡海上瓷器贸易的辉煌历史。

第三场讲座“考古遗珍─—肯尼亚沿岸出土的中国瓷器”,将于9月27日下午3时举行(普通话主讲),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荣休教授秦大树主讲。讲座将分享北京大学考古队2010至2013年在东非肯亚的考古故事,解读当地出土的上万件中国瓷器调研成果,并结合历史背景与考古证实,探讨高峰时期瓷器外销的特点及背后的历史成因。

第四场讲座“瓷瓦匠心—─吴哥与中国陶瓷瓦件的工艺与交流”,将于9月28日下午3时举行(粤语主讲),由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黄慧怡主讲,将介绍吴哥窟、巴戎寺等吴哥古迹的建筑特色,解析各庙群与荔枝山窑发现的陶瓷瓦件及工艺,并结合元朝外交官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巴戎寺浮雕及民族考古学等资料,深入探讨吴哥陶瓷屋顶材料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制度,及其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密切关联。

有兴趣报名的市民,可于8月22日上午10时起登入一户通的“活动报名”(activity.mo.gov.mo/activity-h5/activity-list-web)进行登记,倘报名人数多于指定名额,将以抽签形式决定,获录取者将以短讯通知。活动详情可浏览文化局学术及出版处网页(www.icm.gov.mo/academics),查询可于办公时间致电8399 6220。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微信订阅号:澳门政府信息 澳门政府资讯
微信订阅号: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
跳转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