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委员会今 (20) 日上午11时在塔石体育馆会议室举行全体会议,会议由社会文化司司长、体育委员会主席柯岚主持,委员会就多项议题进行讨论,并交流意见。
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在会上发言表示,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来澳视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新一届特区政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在行政长官的领导下,社文团队秉持 “奋发同行、持正革新” 的施政理念,认真倾听社会各持份者的声音,深入研究并制定了2025年社文范畴的施政方针。在体育方面,将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时,在大众体育及竞技体育双轨发展的政策下,将加大力度透过资源下沉的方式,进一步发挥大众体育的正面作用,促进不同群体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推出赛事争光计划、以及国际体育技术官员培养计划,优化各项资助工作,完善运动员的训练及参赛条件,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在体育产业方面,充分发挥体育盛事的作用,打造更多具吸引力的国际体育盛事,将体育与旅游及文化相结合,带动经济发展。柯岚司长亦表示,体育不仅是增强居民体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幸福澳门的关键力量,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致力于提升澳门体育的整体水平,推动体育事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会议上,委员会听取了有关大众体育资源下沉社区工作的介绍。体育局将持续举办涵盖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大众康体活动,并将与社团合作,在社区内举办适合长者、亲子及青少年、职工、残疾人士等群体参与的运动体验活动及康体比赛,并透过选择针对性的活动地点,以及举办低门槛、富趣味性以及新兴运动,吸引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士参与运动。此外,透过丰富 “体育健康咨询站” 及 “大众康体日” 活动内容,以及与社团合作举办 “健康社区” 体育推广街站,提升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营造社区体育氛围。
接着,体育局亦介绍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参赛筹备情况以及全运会争光计划的工作。为确保参加全运会的澳门运动员具备一定竞争力,经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并结合总会的反馈意见,将派出运动员参加19个竞赛项目:游泳、田径、武术、羽毛球、篮球、拳击、独木舟、单车、剑击、足球、高尔夫球、柔道、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手球,及12个群众项目:空手道、龙舟、围棋、象棋、保龄球、定向运动、模型(航空)、毽球、足球、门球、舞龙舞狮、健身气功。为加强对全运会或残特奥会参赛运动员的备战支援,体育局将透过《全运会/残特奥会争光计划》,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配套支援,助力运动员备战及参加赛事。
在配合十五运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赛事的相关工作方面,在硬件配套上,体育局将提供辖下的体育设施作为比赛及训练的场馆,包括塔石体育馆、澳门综艺馆、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及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室内馆,而场馆亦已经展开一系列的优化工程。而在宣传方面,在体育局举办的大型国际体育活动、大众体育活动及各体育设施均加入相关资讯及元素,向外界推广及宣传十五运及残特奥会。
此外,为促进本地体育人员参与国际事务,以及提升本地裁判的专业性,以推动参与更多大型体育赛事的执法工作,提升澳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体育局会主动定期向体育总会收集在国际体育联会中担任职务的总会人员和在国际赛事中担任裁判的人员名单,为相关人员提供培训课程,并全额支持有关经费开支。
委员会亦就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尤其关注到社区资源下沉方面的工作;亦有委员关注运动员的支援及训练计划,以及外出参赛的培训机会等。多名委员均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出席会议的还包括体育局局长张子轩,代副局长李诗灵、莫子恒,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黄嘉祺,市政署代厅长苏凯慈,公共建设局厅长黄昭文,体育委员会委员陈泽武、张贵洪、周晓彤、郑国恒、赵文杜、马兆祥、何伟权、赖百龄、李柱坤、老杰龙、何比道、黄家豪、欧阳善盈、邝键濠、林锦雄、李家贤、陆南德及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