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 “澳门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 准决赛及决赛已于2025年5月18日(星期日)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顺利举行。活动由澳门基金会及其历史文化工作委员会、澳门历史教育学会及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及文化局支持。本届赛事共吸引了本澳40所学校、共166支队伍、近650名学生报名参加,反应相当踊跃,参加的学校数量再创新高。
出席活动及颁奖礼的嘉宾包括有中央人民政府驻澳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处长程启银,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郑光普,立法会议员陈浩星,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教育规划设施处处长黄超然,文化局澳门博物馆馆长卢可茵,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高东辉,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会长林发钦,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会长梁倩文,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张彦以及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副会长甄桂芳。
澳门基金会吴志良主席致辞表示,竞赛参与学校及人数屡创新高,充分展现了澳门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热忱与责任感,展现了澳门青少年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使命。比赛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一场思维与文化的交流。澳门作为中西文化汇聚之地,历史底蕴深厚,期望同学们在竞赛中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培养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强调历史是未来的指南针,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吴主席感谢各方的支持,活动得以圆满举办,并勉励同学们以知识为基、以文化为根,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为澳门、为湾区、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会长林发钦致辞表示,历史竞赛既是知识的较量,也是情怀的传承,本届竞赛以“湾区共融,传承历史”为主题,意义深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历史文化正是湾区血脉相连的根基。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明基因。主办单位将持续加强与教育界的联系沟通,优化赛务工作,携手把竞赛办成澳门学界一项年度品牌教育活动。
江门市博物馆高东辉馆长表示很荣幸能够参与这次活动,江门与澳门一衣带水,在人文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江门是中国着名的侨乡,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华侨文化,通过此次活动,将江门的华侨文化向更多的澳门师生以及广大市民进行介绍。近年来,江门市博物馆积极推动与澳门的文化交流,曾与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江门同乡会等单位举办展览交流等活动,期望将来有更多机会与澳门进行文化交流。同时,也诚挚邀请广大师生、以及所有澳门同胞来江门走走看看,来江门市博物馆参观指导。
初、高中组晋身准决赛的32支队伍,经过准决赛及决赛的激烈竞逐后,战果经已尘埃落定。初中组由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黄河之水夺冠,亚军由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有序数对(队)夺得、季军由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濠镜风华夺得;高中组冠军由镜平学校(中学部)-镜平D队夺冠,亚军由濠江中学-鸿渐于盘夺得、季军由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五校-圣五高中一队夺得。
组委会于赛制设计上依旧不设题库,竞赛内容涵盖世界历史、中国历史文化、澳门历史、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等相关内容,并以“湾区共融,传承历史”作为本届竞赛的专题。竞赛形式突破传统,设综合题、影音题、图片题、文物题等多种题型,考验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历史素养不仅通过阅读和背诵得来,还应多从日常生活中加以积累。是项比赛不但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播与推动,亦为爱好历史科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其历史文化素养的舞台。
同时,为配合此次赛事的举行,并进一步提升市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对本地历史的了解,以及推广历史文化教育,澳门基金会与澳门历史教育学会携手在 “澳门记忆” 文史网再次推出 “历史知识大比拼” 有奖线上问答游戏,活动期至6月16日。只需于限定时间内回答10条选择题,得分达60分或以上即可参与抽奖,奖品为 “澳门记忆” 古地图澳门通双卡套组乙份(内含50澳门元充值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