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專題特寫

秋高氣爽遊路環郊野

澳門雜誌
155期
  • 秋高氣爽遊路環郊野

  • 黑沙龍爪角家樂徑

  • 從「飛花亭」眺望出去能看到龍爪角海岸徑的「聽海軒」

  • 沿家樂徑行會發現不同種類的植物

  • 對葉榕

  • 觀石徑內形狀千奇百怪的岩石

  • 黑沙龍爪角家樂徑-「飛花亭」

  • 市民只需使用手機掃瞄樹幹上的樹牌二維碼,便可查閱樹木的基本資訊。

  • 點擊進入「澳門生物資料庫」,便可瞭解樹木的詳細資料。

  • 路環步行徑內設有清晰的路標及地圖

  • 從步行徑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

  • 路環步行徑-「綠玉樹亭」

  • 標距柱

  • 路環石面盆古道標距柱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秋高氣爽遊路環郊野
秋高氣爽遊路環郊野

夏去秋來,最適合到郊野走走。有「澳門後花園」之稱的路環,遠離繁囂,以下為讀者推介的兩條郊遊路線,不消半天,便能身處綠蔭下,觀賞綠色植物、享受微風吹拂,感受大自然的溫柔。今個周末,一起隨我們的腳步沉浸在林木的療癒能量,放鬆身心吧!

 

行山郊遊注意事項

出行前:做好準備及計劃行程 留意當天天氣預報

出行期間:穿着合適的長袖衫褲及鞋,視乎季節選擇素色系的衣物(例如:夏天選淺色薄長袖或袖套、淺色長褲、運動鞋、帽等,以舒服、輕鬆且具保護性為主)

使用防曬用品,避免曬傷

使用防蚊蟲用品,避免蚊叮蟲咬

帶備必需物品、水、通訊電話、急救包等

避免觸碰及打擾野生動植物及昆蟲,切勿在山林放生動物

切勿在非指定的燒烤地點或露營地點生火煮食,吸煙人士請勿抽煙

回程時:帶走自己的垃圾到山下丟棄

 

推介一:黑沙龍爪角家樂徑

聽濤賞石龍爪角

黑沙龍爪角家樂徑
黑沙龍爪角家樂徑

龍爪角地處澳門南端,是「澳門新八景」之一,被命名為「龍爪聽濤」。龍爪角周邊的自然石景與壯闊海岸相映成趣,在這裡可以放眼無際的大海,細聽海浪拍岸的濤聲,是觀賞日出的好地方。

今次推介的黑沙龍爪角家樂徑,入口位於路環島東南端黑沙兵房路,可乘坐巴士於竹灣馬路下車步行前往。家樂徑全長2,150米,是一條依山傍海的循環式步行徑,大概45分鐘就能完成整條路線。

沿家樂徑行會發現不同種類的植物
沿家樂徑行會發現不同種類的植物
對葉榕
對葉榕

沿家樂徑可欣賞形狀千奇百怪的岩石,路面相對平坦寬闊,輪椅也可自由出入,是澳門第一條傷健共融的同樂徑。幸運的話,更能於「飛花亭」一睹被列為受保護動物的中華白海豚,在海中逐浪的美姿。隨後沿途會見到有不少林木,特別之處是當踏入秋冬,山烏桕嫩葉便會呈現紅色,為家樂徑帶來濃濃秋意。於山林中出沒的松鼠,還會剝食山烏桕的種子,把種殼散落一地,而棲息於林木間的珠頸斑鳩,「咕咕」的叫聲,亦為山林帶來不少詩意。

觀石徑內形狀千奇百怪的岩石
觀石徑內形狀千奇百怪的岩石
黑沙龍爪角家樂徑-「飛花亭」
黑沙龍爪角家樂徑-「飛花亭」
從「飛花亭」眺望出去能看到龍爪角海岸徑的「聽海軒」
從「飛花亭」眺望出去能看到龍爪角海岸徑的「聽海軒」

 

小知識

掃二維碼建立樹木朋友圈

市民只需使用手機掃瞄樹幹上的樹牌二維碼,便可查閱樹木的基本資訊。
市民只需使用手機掃瞄樹幹上的樹牌二維碼,便可查閱樹木的基本資訊。

平日在公園散步,都會看到一些樹幹上掛有一個印有二維碼的樹牌,市政署園林綠化廳自然護理處高級技術員陳述介紹,這些樹牌是市政署於2022年優化樹木管理時,將原本只供內部人員使用的樹牌二維碼,更新為可讓市民查詢樹木資料的樹牌。市民只需使用手機掃瞄樹幹上的樹牌二維碼,便可查閱樹木的基本資訊,又或點擊進入「澳門生物資料庫」,瞭解樹木的詳細資料。

點擊進入「澳門生物資料庫」,便可瞭解樹木的詳細資料。
點擊進入「澳門生物資料庫」,便可瞭解樹木的詳細資料。

市政署會為直徑10公分或以上的樹木掛上樹牌,而山上的樹木則會在靠近步行徑,與行人距離較近的樹木掛牌,讓人與樹之間產生連結,記下每棵樹的名字,深入瞭解這些自然界的朋友。

 

推介二:路環步行徑

健走步行徑盡覽山下景

進入路環島,遠望就是一大片的青葱林木,但大自然的魅力,需要親自深入其境,方能體驗箇中的平靜感覺。出入口設於路環高頂馬路的路環步行徑,附近設有停車場,或可乘坐巴士於石排灣郊野公園下車步行前往。

路環步行徑始修於1984年,1986年全線完成,全長8,100米,是澳門離島的第一條林徑,該路線是昔日展開造林時所開闢的,因此可以深入山體,在樹蔭下乘涼,靜下來聆聽蟲鳴鳥唱。

路環步行徑內設有清晰的路標及地圖
路環步行徑內設有清晰的路標及地圖

此步行徑橫跨路環中、南部山脈,主要以澳門最高的疊石塘山為中心,延綿至南部的山嶺,形成大、中、小三條環形山徑,沿途可遠眺橫琴島、路環巿區、黑沙村、黑沙海灘、九澳山嶺及金光大道等景致,是澳門最長的行山徑。郊遊人士可因應自身的體力及時間,量力而為,靈活選擇行山路線。

從步行徑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
從步行徑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

除了山林外,路環步行徑還有一大特色,便是分散於全徑的彩虹七亭,分別以7種不同顏色的植物命名,包括紅絨球(該亭設於路環健康徑)、山橙、黃槿、綠玉樹、青果榕、藍花楹及紫藤,遊人可於亭內稍作休息,眺望山林美景,沉浸於大自然間。

路環步行徑-「綠玉樹亭」
路環步行徑-「綠玉樹亭」

 

小知識

讀懂標距柱上的神秘數字

在山上不時會看到一條條不鏽鋼的標距柱,每條標距柱上都有一組神秘數字,對此,行山老手一定不會陌生,但對一般遊人來說,就如同摩斯密碼。原來它們是在山上迷路時的「救命法寶」,可助遊人向救援人員清楚表達身處的位置。

標距柱
標距柱

標距柱上刻有3組數字,各組數字之間以連接號(-)相連,第一組數字為地區代碼,1代表路環,2代表氹仔;第二組數字為步行徑代碼,第三組數字則代表所在步行徑的第幾支標距柱,所有標距柱基本相隔200公尺,步行需時約3至4分鐘。

 

冷知識

路環石面盆古道標距柱
路環石面盆古道標距柱

路環石面盆古道位於路環島的山谷之中,穿越路環島東西兩端,是路環最具歷史和最古老的道路。為紀念其歷史性及名字中的「石」字,石面盆古道的標距柱特別以花崗岩製造,有別於其他步行徑標距柱。

 

一起組隊郊遊吧!

市政署為兼顧平衡生態保育與市民餘暇生活,將於今年第4季舉辦多項自然教育推廣活動,部份活動已於9月中旬率先讓市民報名,包括農場收成日、郊遊活動、農場大自然工作坊、親親大自然工作坊、香徑藥谷生態園區及南藥園生態遊等。

此外,每年春秋兩季,市政署均會舉辦郊遊活動並設有導賞,亦會不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生態活動,有興趣的市民可以把握時間於「一戶通」、親臨市政署綜合服務中心或各市民服務中心及其分站報名。

 

市政署網頁:www.iam.gov.mo  澳門自然網:https://nature.iam.gov.mo

 

文:鄭美盈 圖:故渺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