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日本排放福島核污染水入海,特區政府為保障本澳的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從2023年8月24日起禁止進口日本十個都縣區的鮮活食品、動物源性食品、海鹽及海藻。市政署加強監測日本不同地區進口食品的輻射水平,以及加大抽樣送到實驗室檢測放射性核素,特別是海洋魚類等水產品。
日本鮮活水產主要透過空運來澳,依法申報預約檢驗檢疫的水產品到達澳門機場倉庫待檢區後,市政署檢疫人員會先以手提輻射監測儀全覆蓋地對每批的每箱貨物外圍進行輻射水平檢測。
市政署檢疫人員同時亦會開箱對食品表面進行輻射水平檢測。
貨物輻射水平無異常後,檢疫人員再進一步對貨物進行衛生檢疫,包括核對衛生文件及感觀檢查等。
檢疫人員亦會按計劃抽取樣本送到化驗處進行放射性核素檢測。現時主要監測本澳法規限量標準中的I-131、Cs-134及Cs-137。
經過以上檢測及化驗程序無異常,有關進口食品方可在市面流通。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來,市政署一直對進口食品中輻射水平採取嚴格的風險管理措施,並實施多重把關保障食品安全,分別在入口檢疫和市場銷售層面持續監察食品中的輻射水平,確保日本進口本澳食品的食用安全。市政署亦已開通核檢食安專題網頁(https://www.foodsafety.gov.mo/c/fstopic/topicdetail/49839ae5-67c9-4938-9ae0-cd6b202ae23e),每天公佈輻射檢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