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炮穿珠串絲花 窮人的孩子早幫家
澳門雜誌
143期
  • 搓炮穿珠串絲花 窮人的孩子早幫家(畫:陸曦)

  • 1960年代,男女童工在路邊擯炮。(李超宏攝)

  • 窮苦人家的孩子幫手閘炮(若瑟˙利淮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1960年代,小孩在鑿炮仗。(歐平攝)

  • 工人將炮餅送回工廠交貨

  • 收藏於澳門博物館內的搓炮架

  • 廠外工人在搓炮(若瑟˙利淮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昔日貼於風順堂街的珠繡招工廣告:「本廠大量招請內外工友價高易做現粮另有勤工獎」。

  • 1970年代紅窗門街,可見「榮華珠繡廠」的招牌。(李超宏攝)

  • 栩栩如生的人造花,歷久常新。

  • 三盞燈一帶仍有店舖售賣絲絹花

  • 現今的人造盆栽仿真度極高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搓炮穿珠串絲花 窮人的孩子早幫家(畫:陸曦)
搓炮穿珠串絲花 窮人的孩子早幫家(畫:陸曦)

安徒生童話的無名女孩賣火柴、現代京劇《紅燈記》中李鐵梅的「提籃小賣拾煤渣」,雖是藝術創作,卻都源於生活。在各種媒體的現實報道中,經常看到許多窮人孩子從事各種勞動,賺取微薄收入以幫補家庭開支。

年幼的窮人孩子未必能像李鐵梅那樣「當家」,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則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昔日澳門社會並不例外。

1960年代之前,澳門經濟尚欠發達,大多數居民處於貧困狀態,成年人打工收入不夠家庭生活開支,就會讓孩子做些手工零活,掙點收入以幫補家計。70歲以上的老街坊,大都可以說出一段段大同小異的「幫家」故事。

1960年代,男女童工在路邊擯炮。(李超宏攝)
1960年代,男女童工在路邊擯炮。(李超宏攝)

獨特景致造炮仗

澳門本是個漁村,經濟以漁業為主體,到19世紀末,開始發展手工業出口,其中──火柴、神香、爆竹(亦稱「炮仗」,簡稱「炮」),逐漸成為澳門經濟支柱,被稱為三大手工業。昔日澳門人口不多,補充勞動力不足主要依賴外發加工,一般家庭主婦和小孩可以在打理家務和上學之餘,藉此賺取額外收入。

火柴廠的外發手工有黏合火柴盒和貼「火花」(火柴盒上面的商標圖案),爆竹製作工序繁多,除了「舂藥」(將硫磺、碳、黃泥等原料舂成粉末)、「校藥」(調校火藥與其他原料的比例)、「入藥」(將火藥放進炮仗筒)等高危工序必須在炮仗廠中進行,其餘手工操作大都外發給家庭工。

炮仗外發手工大致有以下幾項:

閘(鍘)炮:將長約40厘米的「炮殼」(粗紙捲成,中空),用鍘刀裁切成適當的長度,一般長約半支香煙。

窮苦人家的孩子幫手閘炮(若瑟˙利淮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窮苦人家的孩子幫手閘炮(若瑟˙利淮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搓炮:在木製「炮架」上,以鐵針穿在炮殼中,利用鐘擺式「炮船」將鬆軟的炮殼輾壓至結實,粗幼與香煙相若。

上紅紙:在炮殼上黏貼紅色或花色炮衣。

埋炮:將炮殼堆砌為六角形的「炮餅」,用幼繩紮緊,方便往後的工作。

錐炮:炮殼由多層紙張捲成,錐炮是用小鐵錐在炮殼紙中挑出兩三層,由三個方向朝中間壓實收口,以免火藥漏出來。熟練工人可以兩手各持小鐵錐,輪番錐向炮殼中心,很快就錐好一餅炮了。

鑿炮:將已入火藥、插好藥引的炮仗封口。工作似錐炮,但多費勁力,要一手執鐵錐,一手持短木棍,以棍擊錐頭,錐尖在三個角度挑開炮紙向中央壓實。這個工序完成後,一個炮仗就基本成型了。

 

1960年代,小孩在鑿炮仗。(歐平攝)
1960年代,小孩在鑿炮仗。(歐平攝)

擯炮:(粵語「擯」有編織義,如「擯辮」)將一個個已入火藥插上藥引的炮仗,用紗紙條將藥引編織成為鞭炮。鞭炮的長度,每一批可能不一樣。完成後就是最後的工序――包裝了。

1950至1960年代是澳門爆竹業最輝煌的時期,澳門(尤其是氹仔)住宅區的街頭巷尾,都可見婦孺在做着不同工序的炮仗手工,成為當年澳門的獨特景致。

工人將炮餅送回工廠交貨
工人將炮餅送回工廠交貨

兄弟齊手搓炮殼

筆者童年家境貧寒,父親收入雖優於一般低技術員工,但因家中食指浩繁,生活依然拮据,我們兄弟像其他窮家孩子一樣,長期做外發手工,為家庭增加點收入。

筆者八九歲時(1953∼1954年)開始做外發手工,最初就是搓炮仗。此前,媽媽已經在做「上紅紙」,這工作會雙手沾到漿糊,每次停手都要洗手,才能做其他事情,故改為較為乾淨的搓炮。

我與哥哥都參與了搓炮的工作,交收時,將炮殼分放於兩個籮筐,輪流肩挑,翻過柿山到俾利喇街的工廠去。

搓炮工具僅有炮架與炮針,都是工廠提供的,不再做時退還廠方。搓炮一般是一炮架一人,一針一炮殼,我們幹了不久,就一針穿兩個炮殼,再後,兩兄弟對坐炮架兩邊搓炮,那樣,炮船一個來回就搓好四個炮殼,效率大增,也是想快點完工,多掙些工錢而已。 

收藏於澳門博物館內的搓炮架
收藏於澳門博物館內的搓炮架

炮殼裡未裝火藥,故搓炮是相當安全的,但我也試過,左手放炮針在炮船下方時,離手稍慢,而右手推炮船的動作快,手指遭炮船夾傷了。

搓炮的工作,當然少不了媽媽,後來弟弟也加入。幹了一段時間後,我們改做穿珠了。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外圍因素的變遷,上述的三大手工業在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之間逐漸式微,取而代之是紡織製衣、珠繡、玩具、人造花、電子產品等輕工業,雖然產品不同,但這些手工業仍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因此,外發加工依然是不少基層家庭主婦和小孩課餘幫補家計的方式。當中較為普遍的工種有剪線頭、俗稱「穿珠仔」的珠繡、原子粒(電晶體組裝)等。

 
廠外工人在搓炮(若瑟˙利淮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廠外工人在搓炮(若瑟˙利淮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香港珠繡發到澳門

1950年代中葉,香港珠繡業蓬勃。這是一門需要大量人力的手工作業,而香港的人力資源緊張,就外發到澳門來,一時間,澳門的大街小巷開設了許多珠繡廠,實質上是香港珠廠的分公司或代理。

珠繡是在中國傳統工藝刺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至遲唐代已有,多用於袍服、披肩、帽子、鞋履等。到了現代,珠繡工藝大概可分繡珠與穿珠;繡珠是將珠子直接繡在各種面料上,穿珠是單以棉線穿織珠子成件,或單獨使用,或覆蓋在各種物料上作裝飾。繡珠用料有玻璃珠和反光膠片,或兩者混用。穿珠單用珠子,成品用途除上述者外,還有腰帶、荷包手袋、鞋面、掛簾、杯墊等等。

我家做穿珠由筆者開始。在母親安排下,我先到天神巷連丁圍,向一位叔叔學習用於腰帶裝飾的珠帶做法,工藝比較簡單。穿珠的簡單工具是自製一個「珠架」:在一條長約70厘米、寬約6厘米、厚約2厘米的木枋兩端,各釘上一塊同樣厚與寬、高約10厘米的木塊,如一個拉寬了的「凹」字,再在木塊頂端向上釘上一排(8到10口)小釘子,就告完成。穿珠工作是在珠架兩端的釘子中間繞上粗線作底,按圖案設計,將不同顏色、小如火柴頭的玻璃珠用針線串起,耕織在橫線上。這樣簡單的工夫,我兩個下午就學好了,隨即去夜呣街一家珠廠領外發工回來,又轉授穿珠方法予媽媽、哥哥、弟弟,一起來做。

昔日貼於風順堂街的珠繡招工廣告:「本廠大量招請內外工友價高易做現粮另有勤工獎」。
昔日貼於風順堂街的珠繡招工廣告:「本廠大量招請內外工友價高易做現粮另有勤工獎」。

用於腰帶裝飾的珠帶一般是5珠(女用,腰帶寬度較窄,每行5粒珠子)和7珠(男用)兩種,長度由35厘米到60厘米不等,完成後,另有工廠將之車在腰帶上,銷往海外,據說在非洲最受歡迎。

領外發手工時,珠廠會指示珠帶長度、配襯圖案、交貨期限,然後發給粗幼棉線、七八種顏色的玻璃珠,取貨與交貨都要稱重量,交貨時要檢查珠帶,有錯漏者當場修改。廠方收貨後會即時發工資,珠帶的工資是按珠數乘每條長度乘總條數。用作手袋等裝飾的塊狀珠繡另有計算法,我家只做過一兩次。

我們的手工沒甚麼瑕疵,交貨也快,才做了兩回,廠方就放心讓我們自己配圖案,還請我們無償幫忙「驗珠」(檢查並修改別人的成品),又優先、增量發貨給我們做,於是,我們經常是三四人同時開工,一個月可有三四十元收入,很好地幫補家用了。這項工作,我家做了超過10年。

1970年代紅窗門街,可見「榮華珠繡廠」的招牌。(李超宏攝)
1970年代紅窗門街,可見「榮華珠繡廠」的招牌。(李超宏攝)

絲絹花來去如風

1960年代,塑料製造業高速發展,家庭用品趨向塑料化,塑膠花產業在香港大興,外發手工更為大宗。套用「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句,說是「滿城皆見塑膠花」,絕非誇張。香港的珠繡業興旺帶動了澳門的外發手工業,但塑膠花業在香港大興,卻未為澳門帶來多少好處。皆因塑膠花的組件體積大,來澳門加工運輸不便且成本高昂,加上當時適有大批內地人士移居到香港,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插膠花不愁沒人做,故很少發來澳門加工,但其後發展的絲絹花,又再次帶旺了澳門。

栩栩如生的人造花,歷久常新。
栩栩如生的人造花,歷久常新。

1970年代,兩次世界石油危機導致石油價格以倍數暴升,以石油生產的塑膠價格隨之狂飆幾十倍,打垮了塑膠花業。香港廠商轉而製造絲絹花,因澳門獲得歐美的稅務優惠,工薪、廠地成本低廉,乃將資金與技術帶來澳門,造成絲絹花產業在澳門的蓬勃發展。

絲絹花是在塑膠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只不過是原料不同。絲絹花是用機器將人造纖維的絲絹剪裁、模壓、定型出花枝、花瓣、花葉、花托、花蕊等部件,再以人手將之串成花束,其中人手串花的工序,主要外發給家庭工作,那自不然有早幫家的孩子參與其中。

三盞燈一帶仍有店舖售賣絲絹花
三盞燈一帶仍有店舖售賣絲絹花

絲絹花像颱風一樣吹來澳門,由1978年第一家絲絹花廠投產,到1982年的短短5年間,井噴式發展到33家,出口值由300多萬元飆升到1億3000多萬元,可以想像需要的外發工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惜的是,由於發展過急,內部競爭激烈,產品質素提升緩慢,外在因素如市場過於單一、內地改革開放後加入絲絹花市場競爭,廠商將工廠遷移到內地等因素影響下,澳門的絲絹花產業就像颱風過後,迅速回復平靜。

隨着內地的發展,澳門的紡織製衣、玩具等輕工業逐漸移入內地生產,加上服務、零售、旅遊等第三產業漸趨興旺,整體經濟雖有高低起伏,但仍然逐步向前。加上內地生產供澳的物資日漸豐富,價格亦相宜,居民生活逐步改善,外發加工情景從廣大家庭中淡出。搓炮、穿珠、剪線頭的情景成為「70後」一代的集體回憶。

現今的人造盆栽仿真度極高
現今的人造盆栽仿真度極高

作者介紹

陳思國

資深傳媒工作者。50多年筆耕不斷,作品體裁多樣,題材廣泛,風格多變,散見港澳報紙雜誌。

插圖畫家介紹

陸曦

澳門出生美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現屆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參加歷年澳門美術作品聯展,曾在澳門、香港舉辦《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在葡萄牙舉辦《陸昌、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是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鏡海歸帆圖》中百米畫卷的作者及總監製。

文:陳思國   題頭畫:陸曦   圖:賓尼、資料圖片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