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海通鏡鑒——16-19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開幕 珍品薈萃彰顯海絲華章

文化局
2025-11-07 21:35
  • 主禮嘉賓剪綵

  • “海通鏡鑒——16-19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

  • “海通鏡鑒——16-19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

  • 萬國來朝圖軸©故宮博物院

  • 青花山水樓閣紋盤©葡萄牙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海通鏡鑒——16-19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今日(11月7日)在澳門藝術博物館開幕,開幕式由文化局局長梁惠敏、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新聞和公共外交部主任高原參贊、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參贊施萬龍(Manuel Ricardo Silva)、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鍾怡、葡萄牙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代表Rafael Alfenim、葡萄牙東方基金會代表Joana Belard da Fonseca、葡萄牙阿儒達圖書館代表Fátima Gomes及澳門日報社長陸波共同主禮。

本次展覽薈萃故宮博物院、葡萄牙文博機構及澳門文化局的177件/套珍藏展品,以“瓷路初開”“瓷上交融”與“宮廷對話”三大單元,完整呈現16至19世紀中葡兩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從民間貿易至官方往來的多層次文化交流,彰顯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匯樞紐的獨特地位。展品涵蓋澳門出土的外銷陶瓷,以及中葡兩國的生產陶瓷與傳世陶瓷,皆為該時期中葡文化交融互鑒的體現。

為豐富觀展體驗,展場特設多媒體互動區、環視影像及二維碼語音導賞。展覽期間將推出多元教育推廣活動,內容精彩紛呈:11月8日舉辦“藍色航跡:16世紀以來中國瓷器對葡萄牙陶瓷的影響”講座(葡語主講,設普通話即時傳譯),現場尚有少量名額供有興趣人士參加;11月15日至23日,將為藝博館之友分別推出以廣彩和青花瓷為主題的“青少年版畫工作坊”,以及由澳門非遺大師李溢坡主持的“廣彩體驗工作坊”,相關活動現正開放報名,市民可透過一戶通“活動報名”(activity.mo.gov.mo/activity-h5)登記及申請加入藝博館之友。此外,11月9日及12月21日下午4時,將於展場舉行“樂享•藝博館”中樂演出,歡迎公眾蒞臨欣賞;而自11月15日起,每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將設公眾粵語導賞服務。觀眾亦可於展覽期間參與有獎遊戲,有機會獲得“李溢坡手繪織金廣彩花鳥紋杯”“青花鳳紋瓷片徽章冰箱貼”或特色珍藏卡等限量文創精品。

“海通鏡鑒——16-19世紀中葡文化交流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及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葡萄牙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葡萄牙東方基金會、葡萄牙阿儒達圖書館協辦,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澳門日報支持,澳門藝術博物館執行,展期至2026年3月8日。

澳門藝術博物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7時(下午6時30分後停止入場),逢周一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免費入場。更多展覽及活動詳情,可瀏覽網站www.MAM.gov.mo或關注臉書專頁“澳門藝術博物館Macao Museum of Art”。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微信訂閱號: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政府資訊
微信訂閱號: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
跳到頁面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