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開新景 初心永誌70年
澳門雜誌
149期
  •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局長 梁永權

  • 氣象局職員每日都嚴陣以待、日以繼夜監察和評估天氣變化。

  • 氣象局的核心口號,其實有一個詳細版本:『氣象萬千,力行科學,多元服務,保民為諾』。在往後的80、90周年,甚至100周年,我們都會秉持服務市民的初心,以科學為基礎,演化出更優質的服務。 —— 梁永權

  • 為進一步加強港珠澳大橋的氣象聯防聯報工作,粵港澳氣象部門於今年4月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了「粵港澳氣象合作專題會議」。

  • 氣象局定期舉行以民防架構成員為對象的「熱帶氣旋及風暴潮交流會」

  • 為減低暴雨天氣對學校運作、家長和學生的影響,氣象局於今年4月舉辦了3場「應對惡劣天氣交流會-學校領導專場」。

  • 2021年11月3日至5日,氣象局以視像形式舉行「第34屆粵港澳氣象科技研討會暨第26屆粵港澳氣象業務合作會議」。

  •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多媒體連結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局長 梁永權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局長 梁永權

天氣變幻無常,「東山飄雨西山晴」套用於幅原細小的澳門同樣「適用」。現今的科學技術,仍未能完全準確地預測未來數日的氣象變化,世界各地的氣象技術人員,仍需不分晝夜地持續監測氣象數據,務求把最新的天氣資訊傳遞給每一個人,以實踐「早預警、早行動」的目標,保障市民的生命財產。其中,澳門作為世界氣象組織的成員,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下稱「氣象局」)一直秉持「力行科學、保民為諾」的精神和承諾,為市民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

 

短片

氣象局 提升服務迎氣候挑戰 科普教育盼增專業人才

 

百年氣象 以民為本

澳門的氣象觀測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1861年,後於1900年在西望洋山建立氣象觀測站,正式開始恆常氣象觀測,展開了逾百年的氣候記錄工作。為配合社會發展和服務需求,氣象觀測站於1904年遷往東望洋山,而澳門氣象台(氣象局前身)則於1952年成立,以進一步推動澳門氣象工作的發展。

對於氣象局的工作,大家最常關注的有「今日氣溫多少度、會否下雨、是否會打風⋯⋯」氣象局局長梁永權介紹,氣象局除了監測、分析和預報天氣外,另一主要工作是為航空、航海等業界提供適切的氣象服務,以及發放各類氣象警告,同時兼顧空氣質量監測及預報,輻射、地震及海嘯的監測工作等,還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服務――提供澳門標準時間。

氣象局職員每日都嚴陣以待、日以繼夜監察和評估天氣變化。
氣象局職員每日都嚴陣以待、日以繼夜監察和評估天氣變化。

為獲取並應用最新的氣象權威資訊,氣象局於1996年加入了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積極與各地會員交流。此外,自2007年起,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於澳門設置秘書處。另一方面,氣象局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已與粵港氣象部門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每年舉行氣象業務合作會議,共同規劃及建設監測設備,亦建立了氣象專線,共享各類實時氣象資料,通過持續優化彼此的交流合作產生協同效應,從而不斷優化大灣區的氣象服務。

「近年,在國家和中國氣象局的推動下,粵港澳氣象部門建立了四地(國家氣象中心、廣東省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及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天氣會商的預報預警聯防機制,每當預測有強熱帶氣旋或重大暴雨過程可能影響到大灣區一帶時,便可以由任何一地發起四地會商,透過視像會議形式,共同分析及評估惡劣天氣的影響情況。」

2021年11月3日至5日,氣象局以視像形式舉行「第34屆粵港澳氣象科技研討會暨第26屆粵港澳氣象業務合作會議」。
2021年11月3日至5日,氣象局以視像形式舉行「第34屆粵港澳氣象科技研討會暨第26屆粵港澳氣象業務合作會議」。
為進一步加強港珠澳大橋的氣象聯防聯報工作,粵港澳氣象部門於今年4月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了「粵港澳氣象合作專題會議」。
為進一步加強港珠澳大橋的氣象聯防聯報工作,粵港澳氣象部門於今年4月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了「粵港澳氣象合作專題會議」。

 

及早預警 防患未然

隨着全球暖化,近年,澳門不斷刷新氣象紀錄,每項紀錄,對於氣象工作而言,都是一個「警號」!梁永權解釋,全球暖化對天氣的影響日益顯現,「惡劣天氣」及「極端天氣」等情況更有增多、增強的趨勢。為讓市民對這些天氣有所防備,以減低對生活的影響,氣象局職員每日都嚴陣以待、日以繼夜監察和評估天氣變化。

「澳門常會受到熱帶氣旋、暴雨和寒潮等天氣影響,透過適時提供預警資訊,能讓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和個人及早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現時,當氣象局預測到天氣有明顯變化及對市民生活有顯著影響,便會立即啟動預警程序。梁永權舉例,若評估到熱帶氣旋可能對澳門構成較大的影響,氣象局便會即時通報民防中心,以便各民防架構成員及早準備各種防災應對措施。與此同時,氣象局內部亦會適時增加前線人手,加強對熱帶氣旋和相關風暴潮的分析和預測,與各民防架構保持緊密的聯繫,提高資訊發佈頻率,讓市民能及早採取應對措施。

近年,氣象局除優化了網頁設計,亦陸續增加了手機應用程式、微信官方帳號、Telegram頻道等資訊發佈渠道,「氣象局理解到市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及期望,未來會繼續優化有關服務,提供更為便捷和及時的氣象資訊,緊貼市民的需要。」梁永權強調,對於氣象局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做到「及時性」和「準確性」。氣象局會持續強化氣象監測及預警能力,並繼續聽取各合作單位和市民的意見,優化惡劣天氣預報和預警的流程及制度,務求以科學、客觀、及時和多元化的方式,提升服務水平。

氣象局定期舉行以民防架構成員為對象的「熱帶氣旋及風暴潮交流會」
氣象局定期舉行以民防架構成員為對象的「熱帶氣旋及風暴潮交流會」

 

雙管齊下 完善服務

科技日新月異,只有積極裝備,引入多元化思維,才能持續向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梁永權表示,氣象局以對外強化、對內調整的雙管齊下方針,優化服務水平。對外方面,氣象局積極參與國際及區域的氣象交流合作和培訓,引入先進的監測設備和預報方法,同時加強把氣象資訊轉化成市民所需的氣象服務,提升成效。對內則優化氣象人員的培訓,讓氣象分析和預報能力與時並進,同時持續就特殊天氣狀況期間的氣象服務及工作機制進行檢討,歸納問題,汲取經驗。此外,氣象局亦引入了國際先進的氣象業務系統,建立適用於澳門的專業技術,以支持惡劣天氣預報預警的科學決策。

為推動澳門氣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氣象局近年積極完善科普教育工作,如舉辦「氣象 FUN 識親子遊」及「氣象科普劇場巡演」、與澳門科學館合作舉辦校園氣象監測比賽及製作科普知識宣傳片等活動,期望通過多元教育和宣傳,讓大眾瞭解氣象局的工作及氣象知識。氣象局亦會恆常邀請政府部門、學校領導參觀交流,藉以加強彼此的溝通和聯繫。今年8月,氣象局與澳門理工大學合辦「氣象技術員培訓課程」,梁永權希望通過課程,吸引更多對氣象專業感興趣的人,豐富氣象專業人才儲備。

為減低暴雨天氣對學校運作、家長和學生的影響,氣象局於今年4月舉辦了3場「應對惡劣天氣交流會-學校領導專場」。
為減低暴雨天氣對學校運作、家長和學生的影響,氣象局於今年4月舉辦了3場「應對惡劣天氣交流會-學校領導專場」。

「氣象局自1952成立以來,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變遷,以及極端天氣現象的加劇,70年的氣象之路,可說是充滿挑戰。」自2019年起,氣象局以「力行科學、保民為諾」作為核心口號,讓市民清晰明白到氣象局的宗旨,梁永權說:「核心口號其實有一個詳細版本:『氣象萬千,力行科學,多元服務,保民為諾』。往後的80、90周年,甚至100周年,氣象局都會秉持服務市民的初心,以科學為基礎,演化出更優質的服務。」

氣象局的核心口號,其實有一個詳細版本:『氣象萬千,力行科學,多元服務,保民為諾』。在往後的80、90周年,甚至100周年,我們都會秉持服務市民的初心,以科學為基礎,演化出更優質的服務。                       ——   梁永權
氣象局的核心口號,其實有一個詳細版本:『氣象萬千,力行科學,多元服務,保民為諾』。在往後的80、90周年,甚至100周年,我們都會秉持服務市民的初心,以科學為基礎,演化出更優質的服務。 —— 梁永權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多媒體連結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多媒體連結

 

文:關楚嬋 圖:宋楚珊、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