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一枝筆》 澳門兒童文學推手
澳門雜誌
147期
  • 《童一枝筆》發起人楊穎虹(左)及主編黃健威(右),同樣是愛兒童、愛文學的文藝工作者。

  • 《童一枝筆》兒童文學期刊於2015年創刊,至今已出版至第十四期,並於第十三期開始變為電子刊物。

  • 楊穎虹推介的《黑臉琵鷺麥麥的澳門大冒險》,是一本以澳門為主題的兒童遊戲故事書。

  • 《路環七星伴月傳說》以澳門傳說為題材,化作感人的兒童繪本。

  • 或者有一日,在我們這些澳門作家之中,能出一位大灣區暢銷作家,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開始時,就像在荒地裡栽花,一直種下去。一直有作品,總有一天出精品。 —— 楊穎虹

  • 作品要針對兒童這個特定族群,就要知道兒童的思維方式,經常意識到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不同,這都是我們創作者需要留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賦予作品教育意義。 —— 黃健威

  • 《童一枝筆》電子書下載

  • 2月27日,澳門筆會於白馬行星光書店舉行兒童文學電子刊物《童一枝筆》發佈會及故事會。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童一枝筆》發起人楊穎虹(左)及主編黃健威(右),同樣是愛兒童、愛文學的文藝工作者。
《童一枝筆》發起人楊穎虹(左)及主編黃健威(右),同樣是愛兒童、愛文學的文藝工作者。

以往,澳門人撰寫的兒童文學,大多數刊載於一些本地報章、雜誌上,近年,隨着網上平台的興起,作品則更易衝破地域限制。當中,由澳門筆會建立的本地兒童文學創作平台《童一枝筆》,由一眾愛兒童、愛文學的文藝工作者經營,目的是鼓勵有心人投身兒童文學創作,為澳門的孩子灌溉文學養份。

《童一枝筆》兒童文學期刊於2015年創刊,至今已出版至第十四期,並於第十三期開始變為電子刊物。
《童一枝筆》兒童文學期刊於2015年創刊,至今已出版至第十四期,並於第十三期開始變為電子刊物。

 

踏足兒童文學的契機

早於18世紀,西方已形成兒童文學的基本概念。當時,社會開始重視兒童的身心發展,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文學作品,成為年輕讀者的恩物。家長亦樂於為孩子選購合適的讀物,更有不少作家為兒女創作故事而成為經典,最終得以「自助而助人」。

談及最初創作兒童文學的契機,《童一枝筆》發起人楊穎虹說,早年為孩子說睡前故事,一直找不到澳門本地的作品,才意識到,原來澳門的兒童向來都是閱讀香港或內地出版的兒童文學長大,對香港及內地的瞭解都較澳門多。於是,她乾脆自行創作,為孩子細說澳門故事。及後,她於教育暨青年局(現更名為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的活動擔任義工時獲得啟發,便決定建立一個專門發表兒童文學的平台,從此踏足兒童文學世界。

楊穎虹推介的《黑臉琵鷺麥麥的澳門大冒險》,是一本以澳門為主題的兒童遊戲故事書。
楊穎虹推介的《黑臉琵鷺麥麥的澳門大冒險》,是一本以澳門為主題的兒童遊戲故事書。

現擔任《童一枝筆》主編的黃健威,一直有撰寫關於澳門歷史的文章,以歷史研究者的身份走進兒童文學,是他的最新嘗試。他希望透過故事,讓兒童熟知自身所處之地的歷史,並賦予作品教育意義。其出版的兒童繪本《路環七星伴月傳說》,內容就結合了孝道、歷史和本土傳說故事。

他說:「《狼來了》教導孩子們不要說謊,《龜兔賽跑》教導不要驕傲。人格的培養,就是通過經典的、世界共通的、穿越古今的普世價值塑造而成。閱讀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對孩子的成長有正面幫助。」

《路環七星伴月傳說》以澳門傳說為題材,化作感人的兒童繪本。
《路環七星伴月傳說》以澳門傳說為題材,化作感人的兒童繪本。

《童一枝筆》的一眾作家,正在嘗試將澳門歷史繪本化,再賦予教育意義,但這並非易事。黃健威說:「我們要瞭解自己的城市,繼而融入到故事去,化為藝術作品。作品要針對兒童這個特定族群,就要知道兒童的思維方式,經常意識到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不同,這都是我們創作者需要留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賦予作品教育意義。」

或者有一日,在我們這些澳門作家之中,能出一位大灣區暢銷作家,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開始時,就像在荒地裡栽花,一直種下去。一直有作品,總有一天出精品。     —— 楊穎虹
或者有一日,在我們這些澳門作家之中,能出一位大灣區暢銷作家,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開始時,就像在荒地裡栽花,一直種下去。一直有作品,總有一天出精品。 —— 楊穎虹

 

以電子書擴闊空間

在創辦《童一枝筆》初期,為了提升知名度,吸引本地作家及藝術工作者加入,楊穎虹到圖書館舉行故事會,向小讀者分享原創故事。及後,《童一枝筆》實體書的陸續出版,也讓他們的團隊更廣為人知,並成為澳門兒童文學的代表之一。

楊穎虹說,澳門人口不多,出版業要生存並不容易,兒童文學的困難更為明顯。「初成立《童一枝筆》時,由於資源有限,所以只能考慮構建網上平台。」黃健威補充,因有讀者反映,希望透過書籍培養小孩對閱讀的愛好,於是《童一枝筆》亦曾推出實體版本,直至去年第十三期開始,為響應環保,節省社會資源,才改為推出電子期刊及製作「故事錄音欣賞」,讓家長、老師和小朋友免費下載,以輕鬆手法繼續說故事。

作品要針對兒童這個特定族群,就要知道兒童的思維方式,經常意識到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不同,這都是我們創作者需要留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賦予作品教育意義。     —— 黃健威
作品要針對兒童這個特定族群,就要知道兒童的思維方式,經常意識到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不同,這都是我們創作者需要留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賦予作品教育意義。 —— 黃健威

現今資訊發達,小孩輕易便能知道天下事,兒童文學的內容亦要與時並進。黃健威介紹,每次規劃《童一枝筆》的內容時,都希望緊貼社會。如今年2月推出的《童一枝筆》第十四期,因為臨近北京冬季奧運會舉行,於是想到以「我愛做運動」為題,藉故事帶出做運動的好處,以及讓孩子明白體育精神的重要性。

全球新冠疫情反覆不定,為配合特區政府的防控工作,《童一枝筆》減少了聚會活動。楊穎虹表示,「文字是最輕盈簡便的載體,作者在家防疫期間,仍然可以透過文字創作,以手機錄下故事,加上配樂,就可公開發表。」

楊穎虹特別提到一次擺地攤的經歷,指以黑白構圖為封面的創刊號最受小孩歡迎。「他們說︰我要這本,媽咪,我要這本,可以拿回家填顏色!」她發現,成年人對藝術或會有較高的追求,但小孩並不一定追求華麗的事物,簡單輕薄的書刊,可能更受小孩喜愛。 

《童一枝筆》電子書下載
《童一枝筆》電子書下載

https://penofmacau.com/publications

 

冀澳門作品在灣區暢銷

展望兒童文學發展的未來,楊穎虹認為,「雖然特區政府一直支持澳門的兒童文學發展,但我們亦需要不斷自強。」她以內地及香港為例,出版商會考慮各種因素才決定出版刊物。「瞭解市場的需求,才能讓兒童文學持久生存下去。」

因此,楊穎虹很期望把澳門的故事帶進大灣區。最近,她正努力開拓不同市場,與內地的雜誌社聯營,甚至邀請更多內地作家書寫澳門的故事。「我們人口基數小,就算每個小朋友都願意購買我們的書,亦賺不到多少錢。作者應該思考,有甚麼方法能夠自給自足,減少對資助的依賴。」

楊穎虹認為,優秀的作品,不會受地域所限,澳門文化與嶺南文化同出一脈,有着共通性。她期盼:「或者有一日,在我們這些澳門作家之中,能出一位大灣區暢銷作家,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開始時,就像在荒地裡栽花,一直種下去。一直有作品,總有一天出精品。」

2月27日,澳門筆會於白馬行星光書店舉行兒童文學電子刊物《童一枝筆》發佈會及故事會。
2月27日,澳門筆會於白馬行星光書店舉行兒童文學電子刊物《童一枝筆》發佈會及故事會。

 

個人簡介

楊穎虹

澳門兒童文學作家,筆名羊豬老師,《童一枝筆》發起人,澳門兒童文學重要推手,作品包括短篇小說、散文、劇本等不同文體。除作者身份外,她也是教育工作者,曾是中學教師及大專院校教育課程講師。著有《丟失了松果》、《燈海尋星》等作品。

 

黃健威

澳門歷史研究者,兒童繪本作家,現任《童一枝筆》主編,擅長結合歷史知識及趣聞述說澳門故事,有《路環七星伴月傳說》、《澳門天主教堂》、《澳門歷史隨街問》、《小城小故事》等著作。

 

文:邱敏儀  圖:宋楚珊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