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送水助家庭主婦 泡水洗衣便單身漢子
澳門雜誌
144期
  • 打水送水助家庭主婦 泡水洗衣便單身漢子

  • 1950-70年代,柿山哪吒廟側就是筆者童年付費取水之私營街喉。(網絡照片)

  • 十九世紀末開始,每日有水艇由灣仔銀坑運泉水來澳供應飲用,停泊內港海邊,居民購買水籌,由工人挑水上岸,送至各戶人家。(網絡照片)

  • 婦人在捶衣(網絡照片)

  • 捶衣棒與捶衣石(網絡照片)

  • 擔水婦人送水經過得勝花園(歐平攝)

  • 澳門郵政發行的《擔水人的生活方式》郵票

  • 營地大街的巧華(已結業)是澳門最先引進洗衣機器的洗衣店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打水送水助家庭主婦 泡水洗衣便單身漢子
打水送水助家庭主婦 泡水洗衣便單身漢子

生活在今天的澳門,我們扭開水龍頭,就有源源不絕的清潔食水;開着熱水爐,很快就有熱水可用;將換洗的衣服放進洗衣機,不到半小時就可洗得乾淨。可在上世紀60年代前,非但家用電器不普遍,連取水也不方便,許多時候更鬧水荒,可謂涓滴皆辛苦。這裡談談幾個與水有關的行業。

水澗公司私家街喉

古時澳門四面環海(僅有蓮花莖一道沙堤與拱北相連),但海水不能食用,而境內地小山矮,也無大型蓄水設施,主要食用水源是山泉水和井水,在人口不多的年代,還勉強可以應付日常用水需要,人口多起來之後,時有取水艱難之嘆。

位於珠海鳳凰山下的銀坑,水源豐富,水質好,早有珠海民謠稱:「銀坑水,灣仔花,北山的姑娘頂呱呱。」苦於水源短缺的澳門居民,十九世紀開始到銀坑取水應用,到十九世紀下半葉,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商業化運作。當時有幾家水澗公司,置備數十艘水艇,到銀坑的幾個小水塘引水到水艇,穿梭運回澳門,再由擔水(挑水)隊挑上岸,送到店舖與住宅長期客戶,水費與工資以購買水籌的方式交易,散客則可自備水桶,在內港水艇靠泊之處現場購買。

十九世紀末開始,每日有水艇由灣仔銀坑運泉水來澳供應飲用,停泊內港海邊,居民購買水籌,由工人挑水上岸,送至各戶人家。(網絡照片)
十九世紀末開始,每日有水艇由灣仔銀坑運泉水來澳供應飲用,停泊內港海邊,居民購買水籌,由工人挑水上岸,送至各戶人家。(網絡照片)

水澗公司運營了超過半世紀,到珠海解放為止,但直到十年八年前,仍有個別人士和店舖到銀坑買水,以其水質甘美也。

除了向水澗公司買水,在1935年之後,商民也可到「私家街喉」買水。

1924年,澳門開始有自來水公司,但供水規模甚小,其後結業。到1935年,新的自來水公司擴大供水範圍,按澳葡政府要求,在一些住宅區設立免費街喉供水,但數量遠不足居民需要,乃有個人申請接駁設在公共地方的「私家街喉」,同樣以賣「水籌」方式,向居民收費供水,1950年前後,大約一角錢可買水兩擔(食油、火水罐改裝的水桶)。

澳門郵政發行的《擔水人的生活方式》郵票
澳門郵政發行的《擔水人的生活方式》郵票

送水吃力收入微薄

在自來水到戶之前,無論是用井水、泉水或向私家街喉買水,因供水點未必與家宅相近,缺乏勞動力或家境稍好的人家和店舖,會僱人擔水,這就出現專門替人打水送水的行業。

送水服務何時開始在澳門成為一門職業,難以查考,有案可稽者,是1883年,澳葡政府成立消防監察處(即今日的消防局),內設消防擔水隊,可證當時擔水救火成為有償服務,而為商民送水作為職業,應不遲於此。

送水工(又稱擔水人)收取微薄工資僅提供打水送水服務,如果用水要付費的話(如向水艇、收費街喉購買),另由用戶負擔。送水工有男有女,其中男工是向用水大戶(如茶樓食肆、洗衣店等店舖)送水的主力,他們不是挑擔送水,而是用木頭車載着幾個大型火水(煤油)桶、瀝青桶改成的大水桶送水,那樣一車水重一二千斤,一個女子推動會十分吃力,若走上坡路更不行。女的多向住家送水。

送水是重體力勞動,也費時間。經過輪候、打水、送水等程序,送一戶花一個小時平常得很,一天下來,送水到六七戶人家已十分疲累,只不過賺得幾角錢,但這是幫補家計一個途徑,故有不少婦女從事,其中年輕的被稱為擔水妹。

由於缺乏水源,澳門的自來水事業發展緩慢,直到1960年代,珠海竹仙洞水庫開始對澳門供水,隨後經不斷拓展水源、優化供水設施,逐步增加供水量,到保證充足供水,澳門自來水公司也積極鋪設供水管網,到1970年代,基本上做到輸送自來水到每家每戶,送水服務才完成歷史使命。

擔水婦人送水經過得勝花園(歐平攝)
擔水婦人送水經過得勝花園(歐平攝)

泡水館可洗熱水浴 

客來敬茶,是中國傳統禮俗(如今或改用別的飲料)。若是來了不速之客,店舖或家裡沒有開水泡茶,那怎麼辦?在今天,許多家庭置有電熱水壺,幾分鐘就可燒開一壺水,但在六七十年前,家用電器尚未普及,大多數家庭仍以木柴木炭為燃料,生火燒一壺水至少得十來分鐘,要是急於用開水,就會光顧家居附近的泡水館。

1960年代前,澳門各區都有泡水館經營,它們的顧客,除了一般家庭,還有社團、學校、店舖,單身漢等等。

家庭客有時並非急用熱水,但因生火費時,且燒開水後,仍有柴炭在燒,餘熱未能盡用,出於經濟考慮,寧願光顧泡水館。學校、社團有時開會,聚集較多人,儲備的茶水不夠用,也到泡水館買開水。

單身漢更是泡水館常客,他們寄宿於店舖,或分租一個小房間或床位,不便生火,要用開水就光顧泡水館。一些泡水館還設有一個小小的淋浴間,讓單身漢買了熱水在裡面洗澡,為單身漢解決了冬天洗澡的問題。

泡水館的經營簡單,許多是夫妻檔。其佔地面積小,有20來平米即可,故有些泡水館與其他商戶共用一個店面。生財設備僅需一個大灶頭,上放兩三個大銅鍋,外加幾個大水桶儲水備用。筆者童年時,泡水館多已接駁了自來水,儲水桶也可免了。使用銅鍋,一個用作燒水(燒柴炭),一個用作保持高溫(主要燒木糠、穀殼,偶爾加點柴炭),如有第三個鍋,就用作備水預熱。客人帶着保溫瓶(粵語叫「暖水壺」)來了,店主用銅壳注開水入瓶。

買賣開水也以水籌計算,1950年前後,是一角錢買五六個竹片製作的水籌(上書店號),一個水籌可注滿3磅暖水壺(載水稍多於1公升),買熱水洗澡另計。

像一般家庭那樣,我家也會光顧泡水館,我將兩個3磅暖水壺放在一個藤編的菜籃裡,走到賣草地買開水,那裡相隔不遠就有兩家泡水館,一在賣草地街近高尾街,一在草地圍口。1950年代中,燃燒煤油的「火水爐」開始普及,生火方便,也不浪費餘熱,大部份人就不再需要光顧泡水館,由此,泡水館這行業,到1960年代就陸續光榮結業了。

1950-70年代,柿山哪吒廟側就是筆者童年付費取水之私營街喉。(網絡照片)
1950-70年代,柿山哪吒廟側就是筆者童年付費取水之私營街喉。(網絡照片)

代洗衣物人手操作

人類懂得穿著衣物不久,就有用水清洗衣物的需要,用手搓洗、捶洗衣物的歷史已有幾千年。手洗衣物相當費力,是最勞累的日常家務,自然有人想免於其苦,於是,富有人家聘用傭人代勞,專門代人洗衣的職業也於焉產生。

在澳門,1950年代之前,洗衣服務是全人手作業,而且大多數屬作坊形式,有的更是門店都沒有的家庭式作業。洗衣店固有家庭客送衣服來洗,主要業務還是酒家、茶樓、餐廳的員工制服、桌布、毛巾;沒有自設洗衣房的公務機構、旅館所用制服、床單、枕套等布草,這些客戶要洗的布草量大,且是長期性質,為洗衣店帶來穩定的收入。家庭式洗衣經營比較辛苦了,他們多向工廠、店舖的單身員工招生意,代洗這類客人的日常衣服,包括內衣褲和襪子。這些客戶也屬長期性,但比較零散,地點分佈廣,收送衣物要奔走許多地方,且因員工的流動而不太穩定。

婦人在捶衣(網絡照片)
婦人在捶衣(網絡照片)

搓衣板捶衣棍省力

家庭主婦手洗衣服就是用雙手搓洗,為減省力氣,會用搓衣板(粵語稱洗衫板)。80後的青少年或許未見過母親用搓衣板洗衣的情形,筆者童年卻會偶然幫母親洗衣。那搓衣板是長方形厚約兩厘米的木板,正面橫刻着一道道凹凸紋,有的還在上方雕出一個小方塊,用以放肥皂。洗衣時,將搓衣板下半部放入注有一半水的大木盤中,將浸濕的衣服放在搓衣板上,塗上肥皂(或洗衣粉),用手去搓洗,利用板上的凹凸紋,加強對衣服的擠壓與摩擦,可以洗得更乾淨。然後過清水,才拿去晾乾。

職業洗衣因為量大,就會捨搓衣板而用捶衣棍(也叫搗衣杵)。那需要有一個石台,將幾件浸泡過清潔劑的衣物擰在一起,放在石台上捶打,將衣物中間的水帶着污垢迫打出來。

洗衣服務是用水大戶,或因供水來源不穩定,或為省點水費,有業者帶着衣物到珠海灣仔的山澗去洗衣,我也見過洗衣工人在澳門加思欄松山腳下捶衣。在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建造前,那裡是新填海,大石亂堆,雨後形成一個個水潭,成了臨時的洗衣工地。

1950年代中,巧華機器洗染公司(有營地大街與荷蘭園大馬路兩店,均於多年前結業)斥巨資引入電動洗衣機、蒸汽燙衣機,其他洗衣店陸續跟進,澳門的手工洗衣服務歷史告終,發展到今天,更傾向全自動化、集團式經營。而家庭的手工洗衣,要到1970年代,居民經濟轉好,家庭電器慢慢普及,才由電動洗衣機代替。

捶衣棒與捶衣石(網絡照片)
捶衣棒與捶衣石(網絡照片)

作者介紹

陳思國

資深傳媒工作者。50多年筆耕不斷,作品體裁多樣,題材廣泛,風格多變,散見港澳報紙雜誌。

插圖畫家介紹

陸曦

澳門出生美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現屆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參加歷年澳門美術作品聯展,曾在澳門、香港舉辦《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在葡萄牙舉辦《陸昌、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是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鏡海歸帆圖》中百米畫卷的作者及總監製。

營地大街的巧華(已結業)是澳門最先引進洗衣機器的洗衣店
營地大街的巧華(已結業)是澳門最先引進洗衣機器的洗衣店

 

文:陳思國  題頭畫:陸曦  圖:資料圖片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