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19世紀炮台特色
澳門雜誌
144期
  • 氹仔炮台保存下來的前膛炮

  • 1900年的路環炮壘(網絡照片)

  • 古地圖中的望廈炮台位置圖(北端是蓮花徑)。(網絡照片)

  • 位處望廈山上的望廈炮台,至今仍保留了數門大炮。

  • 昔日從海面上看氹仔碼頭與炮台(網絡照片)

  • 馬交石炮台(呂澤強攝)

  • 路環炮台遠眺橫琴(呂澤強攝)

  • 望廈炮台入口門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位處望廈山上的望廈炮台,至今仍保留了數門大炮。
位處望廈山上的望廈炮台,至今仍保留了數門大炮。

因歷史緣故,澳門現存西式炮台共9處,它們見證着歐洲自15世紀末至19世紀軍事要塞設計的發展。這批澳門炮台,是中國境內最早及最完整的西式炮台群,具有重要的建築及歷史價值。

筆者早於2016年曾經撰寫《澳門炮台特色(上、下)》,詳細介紹了15世紀末歐洲堡壘發展與澳門炮台設計的關係、17世紀澳門城市防禦系統的形成及完善,並分別介紹了大炮台、聖地牙哥炮台、東望洋炮台及望廈炮台(見《澳門》雜誌總第110及111期)。

今期,筆者集中介紹19世紀的炮台,其設計特點及與城市發展之關係。

 

澳門軍事防禦的

第三個時期

綜觀澳門炮台的建造,大部份是在17世紀完成,包括大炮台、聖地牙哥炮台、聖方濟各炮台、東望洋炮台、西望洋炮台、燒灰爐炮台、松山小炮台、水坑尾炮壘,還修建了護城牆系統,經過該時期防禦設施的完善,在19世紀中葉之前,澳門的炮台建造處於停滯狀態。

根據葡人學者Jorge Graça於1969年出版的《澳門軍事要塞》(Fortifications of Macau),書內將澳門的軍事防禦發展分為四個時期,其中,1849至1884年的第三時期是與澳葡殖民擴張的歷史息息相關。

古地圖中的望廈炮台位置圖(北端是蓮花徑)。(網絡照片)
古地圖中的望廈炮台位置圖(北端是蓮花徑)。(網絡照片)

19世紀中葉,隨着澳督亞馬喇(Ferreira do Amaral又譯作「亞馬留」)將作為澳葡活動範圍界線的護城牆拆毀,並將其管治範圍擴大至關閘以南,開始在澳門半島北部興建望廈炮台與馬交石炮台,後來,隨着澳葡政府相繼於1851及1864年佔據氹仔及路環海島,亦分別建造了氹仔炮台及路環炮台(炮壘)。

這4個炮台的選址,皆位於澳門與內地相鄰的地點,見證了鴉片戰爭後,葡萄牙在澳門實施殖民擴張的過程。

首先,望廈炮台與馬交石炮台選址於澳門半島北部的兩個山崗之上,組成一條面向北面的軍事防線,其炮力範圍覆蓋整條蓮花徑(現今的拱形馬路)至關閘及整個北部海灣。而氹仔及路環的炮台,分別選址在面向大、小橫琴島嶼的十字門水道的海岸線上,與澳門半島南端的聖地牙哥炮台,共同防控十字門及內港的航道。

另外,在聖方濟各炮台前方的海岸,澳葡政府於1872年還加建了「十二月一日炮壘」,以加強南灣的防禦。(該炮壘隨着二十世紀的南灣填海而消失)

19世紀炮台設計

至於炮台的設計,正如此前文章曾經提及,炮台作為軍事防禦工事,其設計很大程度是受使用的武器及防禦策略的影響。

在19世紀,澳門的炮台所用的加農炮已不再是主力武器,隨着前膛火炮時代的過去(前膛火炮是指從火炮前方裝彈,炮彈呈圓球狀,在現今大炮台陳列的大炮,屬於該種類型的火炮),17及18世紀在歐洲炮台常見的棱堡,逐漸在新設計的圖紙上消失,取而代之,是平面呈圓形的炮壘。這個設計的改變,是由於自19世紀中葉,一種炮管內具有膛線、使用圓筒狀炮彈的後膛火炮(從火炮後方裝彈)的出現,並成為現代戰場的主要武器。

由於上述原因,望廈炮台、馬交石炮台、氹仔炮台,都以圓形或略呈弧形的炮壘為主要構成。據記載,當時這些炮台裝設的火炮,是從現代軍艦拆下的阿姆斯壯炮,這種在1854年由英國人威廉·阿姆斯壯(William Armstrong)發明的武器,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起便被大量使用。

望廈炮台入口門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
望廈炮台入口門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

望廈炮台

炮台於1849年由時任總督亞馬喇始建但未能完成,至1864年又重新修建,並在1866年阿穆恩(Coelho do Amaral)總督任期內完成。

望廈炮台平面呈不規則四邊形,西南角設有一個圓形炮壘,整個炮台外圍牆體以石塊砌築,入口設在南邊,其門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上部設有射擊孔的垛牆,其他三邊的圍牆低矮,北邊圍牆設有兩個置炮位置。炮台內曾設有火藥庫、士兵營房等設施。炮台在20世紀30至50年代被改建,在中央處建造了機槍堡及相關的通道。現今的炮台基本維持了上述的佈局,北部留有地下的軍用空間(已關閉),炮台上展示的兩門火炮,均為前膛炮。

望廈炮台與馬交石炮台在19世紀組成澳門半島北部的防線,火力範圍覆蓋至關閘及北部海灣。

從20世紀初地圖可見,連接該炮台的山路並非現今的南北走向,而是東西向,附近曾設有兵營。

1976年葡軍撤離澳門前,望廈山為軍事禁區,有來自非洲的葡軍駐守,曾設有相關營房。現時,望廈山除了保存着19世紀的炮台,仍留有一系列1950年代建造的碉堡(機槍堡及防空炮壘),甚具軍事史及建築史價值。

馬交石炮台

馬交石炮台(又名瑪利亞二世女皇炮台),位於馬交石山頂,為輔助望廈炮台的防禦,由軍事工程師安東尼奧•古雅(António de Azevedo e Cunha)負責修建。

炮台平面呈不規則六邊形,正門設在西南邊,門前設有一小段「護城河」,並採用中世紀吊橋形式連接,門上有刻着「1851」的石碑。門後是帶拱頂的走道,兩側設有射擊口,炮台曾設有火藥庫和小蓄水池。炮台的圍牆低矮,正門上部設有垜牆,東北部是一個圓形平面的炮壘,曾設置大炮。

馬交石炮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1943年1月16日遭美國飛機炸毁,現時的炮台是其後維修重建的。

馬交石炮台(呂澤強攝)
馬交石炮台(呂澤強攝)

氹仔炮台

氹仔炮台設在昔日小氹島的西南角(當時氹仔是由大氹、小氹及一粒米組成),炮台南北向略呈左轉了90度的「凸」字形狀,入口設在南側,該處設有略帶弧形的炮壘,現時仍展示着一門可水平轉動的岸防炮(屬末期前膛炮)。

炮台1847年由海軍少校盧伯德(Pedro José de Silva Loureiro)指揮興建,原本建在岸灘上,基台及圍牆以石塊修築,炮台的東側及北側建有圍牆。

炮台的兵營房屋朝向西面,建有由6條柱組成、後來加建的走廊,其上部有弧形的山花,飾有葡萄牙共和國徽號。該房屋原本面向優美的海景,曾用作澳督夏天暫住的地方,樓房南立面留有寫着「1847」及葡萄牙瑪利亞二世女皇徽號。炮台南側建有略帶摩爾風格的崗亭,北側昔日石灘上建有20世紀的圓筒狀碉堡(機槍堡),炮台東側高處的圓形平面建築物曾設有火藥庫。

氹仔炮台保存下來的前膛炮
氹仔炮台保存下來的前膛炮
昔日從海面上看氹仔碼頭與炮台(網絡照片)
昔日從海面上看氹仔碼頭與炮台(網絡照片)

路環炮壘

選址在路環村南端、譚公廟後的小山丘,建於1884年12月,是一個設計非常簡單的軍事設施,其功能主要防禦橫琴十字門水道的進出。

該炮壘坐東朝西,由平面略呈六角形的平台及前方三邊建有約1米高的掩護牆組成,平台中央曾裝設火炮。炮壘前方為圓弧形,後方則建有6級石階以連接地面。值得一提,炮壘及周邊採用的一些石塊材料,上面刻有中文,這些石塊原本是當地華人的墓碑石,對研究路環歷史具有一定的價值。

路環炮台遠眺橫琴(呂澤強攝)
路環炮台遠眺橫琴(呂澤強攝)

另外,炮壘前方佈滿天然岩石,可用作軍事掩護體。在炮壘北邊,20世紀建有一個半藏於地下的碉堡(機槍堡),炮壘東南側,建有平面為方形的崗亭。

炮壘東邊,建有一幢一層高房屋,建築外觀略帶新古典設計,三角形山花飾有葡萄牙共和國徽號,原本可能用作兵房。

從20世紀初照片可見,炮壘及兵房周圍沒有修築圍牆。現時該古蹟並未列入文物清單,由海事及水務局管理,並藏有多尊古炮。

1900年的路環炮壘(網絡照片)
1900年的路環炮壘(網絡照片)

作者介紹

呂澤強

生於澳門,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其後於法國巴黎夏約高等設計研究中心進修,為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澳門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文化遺產保護專業)。

 

文:呂澤強   圖:呂澤強、賓尼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