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人串街巷賣唱 龍舟鯉魚作道具討賞
澳門雜誌
142期
  • 描寫瞽師沿街賣唱的澳門郵票(陳志威設計)

  • 唱龍舟(陳渭泉畫作)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區均祥(圖中)透過表演,展現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說唱的歷史內涵及藝術價值。(文化局)

  • 民間藝人串街巷賣唱 龍舟鯉魚作道具討賞

  • 盲婦抱着月琴上街彈唱,以求解決兩餐。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盲公背着古箏上街彈唱(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20世紀上半葉,省港澳名人、典當業鉅子高可寧,幼年喪父,少年時曾以唱龍舟歌討賞過活。一代南音宗師杜煥(下圖)也曾以此謀生。(網絡照片) 

  • 上世紀30年代「花國三街」的歌姬(網絡照片)

  • 王心帆龍舟歌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民間藝人串街巷賣唱 龍舟鯉魚作道具討賞
民間藝人串街巷賣唱 龍舟鯉魚作道具討賞

近年,在水坑尾行人天橋上,多次見到一兩名外國青年,彈奏樂器或演唱歌曲,地面放着琴盒之類的載具,讓過路人放下賞錢。這乃當今所謂「窮遊者」流浪旅行籌措旅費的一種方式,也算是賣唱討賞。想當年,賣唱是為了活下去,哪有為遊歷世界而乞賞的?

饑寒交迫只得把歌唱

年幼的時候,在電台廣播中聽過周璇於電影《天涯歌女》唱的插曲《街頭月》:「街頭月,月如霜,冷冷地照在屋簷上。母女淪落走街坊,饑寒交迫只得把歌唱……街頭月,月如鉤,彎彎地掛在柳梢頭。母女相依沿街走,低彈緩唱唱到淚雙流,流呀流,流呀流,流到了心摧腸斷不憂愁,流到了天昏地暗有時休。」

電影背景是1930年代初的上海,在1950年代初,類似的情景在筆者眼前出現:記得那也是個月明初夜,一名十二三歲少女引領着一位年長的男性瞽者在我家所在的街頭出現,女的輕輕喚:「有嘢唱,有嘢聽。」兩人慢慢地走,在我家門前經過,漸行漸遠,惜未聞他們停下來唱歌,當是無人關照。

沿街賣唱謀生,自古已有,且有兩種模式。一是如上述那樣,沿街慢走,有客人招呼就停下來,讓客人點曲,按歌曲的長短收取相對固定的酬勞;二是邊走邊唱,在打開門的商舖與民宅前停留片刻,唱幾句,獲得賞錢就轉到下一戶,其唱奏只為引人注意,很少為某戶人家唱完一曲,帶行乞性質。兩者性質不完全一樣,演出時間亦有顯著差異。賣唱者能保有更多的自尊心,多活躍於夜後,乞賞者則在白天活動。

上世紀30年代「花國三街」的歌姬(網絡照片)
上世紀30年代「花國三街」的歌姬(網絡照片)

夜茶歌市風景不再

另一種賣唱形式是在茶樓的夜茶歌市獻唱,演出檔次當然大不相同了,不但是固定在「有瓦遮頭」的消費場所,以有組織的歌藝團之類名堂賣藝,並非單打獨鬥,且樂師行當齊全,有的還穿上戲服化妝演出,派頭十足。

夜茶歌市據說在清代已有,源於廣州,後傳到港澳。最初是茶樓為把夜茶生意做大做旺,出資聘請進不了戲班的唱家樂師來表演助興,後來反而是茶樓向歌班收費才讓其駐場,表演者則靠茶客的賞錢維持生計。

不論是在省港澳,夜茶歌市的經營時興時滅,到了今天,娛樂方式多,很少人喝夜茶聽曲了,這行業已式微。但在一些喜慶、飲宴場合,仍常有歌者應聘獻歌助興,唱的都是流行曲而非傳統曲藝了。

盲公背着古箏上街彈唱(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盲公背着古箏上街彈唱(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歌姬瞽師駐唱煙花地

舊日的澳門,在風月場中有一種鬻歌形式――響局。昔日公子哥兒、商賈權貴交往,或飲宴於酒樓,或狎遊於青樓,常會請歌姬來奏樂演唱助興,古語所謂徵歌逐色是也。必須分清楚的是,歌姬雖在風月場所討生計,卻是賣藝不賣身的。至於技高貌美之歌姬,自有追求者,會否委身相許,則是另一回事了。

抗戰勝利前,澳門風月場所集中在福隆新街附近,歌姬都在此帶謀生,常有固定駐地,也會應客人之「飛箋」邀請,到其他場所演唱。由於客人慣於揮霍,歌姬的收入自然遠勝於沿街賣唱乃至茶樓歌市獻唱,但身處紙醉金迷的環境中,要有好的奏唱技藝外,還得有應付客人調笑的手腕,又須有抗拒酒賭毒的誘惑,潔身自愛的定力,方能出淤泥而不染,否則,沉淪於斯,有好收入卻未必有好生活。

歌姬之外,另有一群稱作瞽師(男性)與師娘(女性)的盲人,也在風月場所賣唱維生,那些恐怕身份暴露外洩的客人,尤其喜歡請瞽師來助興。瞽師本來多善唱南音(稱為「地水南音」,「地水」是占卜卦名,借用作對瞽師的尊稱),內容多為古典名著、民間傳奇改編,傳入煙花地,為投客人之好與環境氣氛,所唱歌詞不少涉及男歡女愛,甚至有淫詞褻語,俗稱為「老舉(粵俗指妓女)南音」。瞽師自知檢點,絕不在其他場合及良家婦女前唱「老舉南音」的。不過,「老舉南音」也有雅俗高低之分,其中最為經典的《客途秋恨》與《男燒衣》,內容都寫恩客思念所愛的妓女,因其無半點淫邪,卻是寫情至深,纏綿悱惻,故早已廣為流傳。

盲婦抱着月琴上街彈唱,以求解決兩餐。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盲婦抱着月琴上街彈唱,以求解決兩餐。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地水南音列國家級非遺

抗戰勝利後,澳門先後禁毒禁娼,福隆新街鉛華洗盡,也不再有歌姬吟風詠月,瞽師師娘則多數流落街頭,少數轉到設有夜茶的茶樓駐唱。

1950年代初,澳門政商界名流羅保(葡人)創辦綠村(後稱「綠邨」)電台,設有南音演唱節目,邀請瞽師劉就、黃德森等每天下午現場彈唱,讓南音以新的形式傳播,重新喚起大眾的興趣。但由此獲得穩定收入者畢竟只有一二人,且為時短暫。到60年代中後期,香港無線電視廣播的出現與普及,加促南音演唱這行業徹底消亡,而在社會經濟向好的環境下,連沿街討賞的也告絕跡。

在南音快成為絕唱之80年代,一班健視熱心人奔走為南音救亡,訪談名家,整理詞譜,出版書籍與錄音,尋且將瞽師師娘引領上藝術舞台表演,讓其在更高的藝術層面上傳揚。

描寫瞽師沿街賣唱的澳門郵票(陳志威設計)
描寫瞽師沿街賣唱的澳門郵票(陳志威設計)

2011年5月23日,澳門南音說唱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區均祥瞽師為傳承人(請參閱《澳門》雜誌總第81期〈區均祥瞽師傳揚地水南音〉)。他雖經常獲邀在港澳兩地演唱,卻不足以此維生,多年來,都以白事樂師為業,兼收徒傳藝。

另一位澳門南音說唱(師娘腔)傳承人吳詠梅,為土生土長澳門人,年輕時追隨諸位瞽師師娘學習,盡得精髓而聞名曲藝界,可惜她17歲結婚後就赴香港定居,絕跡菊壇,直到1970年代,其子女皆已長大成人,她才重出江湖,穿梭於港澳兩地,致力於南音曲藝的研究與傳播。吳詠梅在傳統音樂文化上的成就與貢獻,不僅獲行家激賞,更獲得澳門特區政府頒授功績獎章,以及香港嶺南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給予表彰。惜吳博士已於2014年逝世(享年90歲),師娘腔南音已成絕唱。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區均祥(圖中)透過表演,展現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說唱的歷史內涵及藝術價值。(文化局)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區均祥(圖中)透過表演,展現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說唱的歷史內涵及藝術價值。(文化局)

唱龍舟即興評說時聞

回到1960年代前的澳門街頭。唱奏討賞者中,多數是唱南音或粵曲,極少而富有特色的是「唱龍舟」。所謂「唱龍舟」,正名應為唱「龍舟歌」。

龍舟歌屬廣東說唱曲藝,與南音、粵謳同源於木魚歌。龍舟歌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始自順德是一致的,且歷來的龍舟歌藝人,籍貫大都是順德,可證兩者淵源。龍舟歌唱詞多屬口語化,以順德音唱來更具韻味。

至於龍舟歌名稱的來源,則有兩種說法:一是藝人多在年節――尤其是端午節前後唱龍舟歌討賞;二是唱時有龍舟模型為道具。更有一說,指龍舟歌由廣東天地會等反清團體始創。清代康熙年間,一批反清志士以通俗的歌謠作為團結群眾「反清復明」的媒介。天地會活動初期,就編了六七百首歌謠,在珠江水網地區往來演唱,並以龍舟模型作為標記,故稱為「龍舟歌」。甚至有人說,會眾胸前掛着的小鑼代表 「日」,鼓代表「月」,合起來就是一個「明」字。這種說法為龍舟歌加添了不少傳奇色彩。

藝人獻唱龍舟歌時,必持龍舟杖,杖頭置有設計精巧的木製龍舟模型,模型配有活動的龍頭、龍尾、划舟健兒、鑼鼓手與羅傘,藝人胸前掛着小鑼鼓,一邊敲鑼鼓演唱,一邊拉動聯繫龍舟模型的繩線,模型上龍頭俯仰、羅傘搖擺,健兒划槳,像正在競渡,活靈活現,頗具觀賞性。

唱龍舟(陳渭泉畫作)
唱龍舟(陳渭泉畫作)

作為說唱藝術,龍舟歌本在村頭樹下、墟市前後等開闊之地坐定演唱,唱本有他人編好的,也有藝人自己創作的,內容有短篇的勸世文章,由古典名著、民間傳說改編的長篇故事。其最大特色是配合時勢,以及即興創作。前述順德天地會編寫了幾百首宣傳反清復明的唱詞,而在鴉片戰爭、甲午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等等歷史時期,許多藝人則自編自唱反映時勢的龍舟歌;昔日粵港澳報紙也有用龍舟歌形式月旦新聞的。藝人也會應邀在各種堂會獻唱,他們因應主人家的背景、從事的行業等等即興創作,當然都是討主人開心、客人歡愉之詞。

為了討賞的唱龍舟藝人遊走於大街小巷,不斷「轉場」,故其唱本短小,以吉祥頌禱為主,附以即興之時聞評說。他們以商舖為主要目標,因其較易捨財也。藝人在商舖門外站定,杖頭龍舟模型之龍頭不向店面而要向街上,當其活動時,象徵扒龍健兒扒水進店內,寓意財源滾滾。然後輕敲鑼鼓,先是唱起「龍舟鼓,響叮噹,今逢吉日,來到XX寶號門前」開場白,繼而歌云「生意興隆人康健,日進斗金勝從前」之類祝頌套話,再下來多是即興時聞唱詞。藝人耐心唱到店中人賞以幾兩白米或一毫幾分,才唱幾句感謝的話,後轉到下一家。

類似唱龍舟歌討賞的還有鯉魚歌,藝人持鯉魚杖,木製鯉魚頭尾可以擺動,唱的不外乎:「鯉魚嘴郁郁,朝魚又晚肉。鯉魚化成龍,生意四季興隆。鯉魚擺擺尾,年頭賺到年尾。」最後是一句「盛惠事頭大利是。」

1950年代,筆者在澳門街頭見過藝人沿街唱龍舟歌與唱鯉魚歌,1960年代後不復見了。

20世紀上半葉,省港澳名人、典當業鉅子高可寧,幼年喪父,少年時曾以唱龍舟歌討賞過活。一代南音宗師杜煥(下圖)也曾以此謀生。(網絡照片) 
20世紀上半葉,省港澳名人、典當業鉅子高可寧,幼年喪父,少年時曾以唱龍舟歌討賞過活。一代南音宗師杜煥(下圖)也曾以此謀生。(網絡照片) 

王心帆龍舟歌 

1992年,澳門同善堂成立一百周年時,97歲香港著名撰曲家王心帆為之撰寫了一曲「龍舟歌」,由74歲香港著名曲藝家李銳祖說唱:

「鑼鼓響,座上各位善長仁翁,今日係同善堂一百周年紀念,喜相逢。堂內歷代同仁,都係博施濟衆,為懷慈善,有俠義之風。造福人群,齊走動。出錢出力,得社會尊崇。所以各界行行,都熱誠嚟捐送,令到善堂辦事,順利成功。醫藥有中西,重有名醫聘用。新式醫療器具,種種唔同。跌打眼耳牙科,人稱頌。贈醫施藥,都係多得你哋啲善長仁翁。寒冷隆冬,又有棉衣棉被送。年中派米,擺晒長龍。遇着水火災殃,理事親臨去走動,送上燃眉物品,派與哀鴻。近日義學再辦初中,使清貧子弟更有書誦。託兒所前後,已辦到好多宗,貧婦臨盆,更有薑醋送,有啲無錢殮葬,可領壽木包工。善堂各種嘅事情,係為福利大衆。期望各位仁翁善長,不斷積陰功。積善之家多福種,人稱頌,福有攸歸,善與人同。」

(見《同善堂一百週年特刊》)

王心帆龍舟歌 
王心帆龍舟歌 

延伸閱讀

《澳門》雜誌總第81期

〈區均祥瞽師傳揚地水南音〉

作者介紹

陳思國

資深傳媒工作者。50多年筆耕不斷,作品體裁多樣,題材廣泛,風格多變,散見港澳報紙雜誌。

插圖畫家介紹

陸曦

澳門出生美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現屆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參加歷年澳門美術作品聯展,曾在澳門、香港舉辦《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在葡萄牙舉辦《陸昌、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是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鏡海歸帆圖》中百米畫卷的作者及總監製。

文:陳思國   題頭畫:陸曦  圖:賓尼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