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19世纪炮台特色
澳门杂志
144期
  • 氹仔炮台保存下来的前膛炮

  • 1900年的路环炮垒(网络照片)

  • 古地图中的望厦炮台位置图(北端是莲花径)。(网络照片)

  • 位处望厦山上的望厦炮台,至今仍保留了数门大炮。

  • 昔日从海面上看氹仔码头与炮台(网络照片)

  • 马交石炮台(吕泽强摄)

  • 路环炮台远眺横琴(吕泽强摄)

  • 望厦炮台入口门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

未能播放Youtube视频
位处望厦山上的望厦炮台,至今仍保留了数门大炮。
位处望厦山上的望厦炮台,至今仍保留了数门大炮。

因历史缘故,澳门现存西式炮台共9处,它们见证着欧洲自15世纪末至19世纪军事要塞设计的发展。这批澳门炮台,是中国境内最早及最完整的西式炮台群,具有重要的建筑及历史价值。

笔者早于2016年曾经撰写《澳门炮台特色(上、下)》,详细介绍了15世纪末欧洲堡垒发展与澳门炮台设计的关系、17世纪澳门城市防御系统的形成及完善,并分别介绍了大炮台、圣地牙哥炮台、东望洋炮台及望厦炮台(见《澳门》杂志总第110及111期)。

今期,笔者集中介绍19世纪的炮台,其设计特点及与城市发展之关系。

 

澳门军事防御的

第三个时期

综观澳门炮台的建造,大部份是在17世纪完成,包括大炮台、圣地牙哥炮台、圣方济各炮台、东望洋炮台、西望洋炮台、烧灰炉炮台、松山小炮台、水坑尾炮垒,还修建了护城墙系统,经过该时期防御设施的完善,在19世纪中叶之前,澳门的炮台建造处于停滞状态。

根据葡人学者Jorge Graça于1969年出版的《澳门军事要塞》(Fortifications of Macau),书内将澳门的军事防御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其中,1849至1884年的第三时期是与澳葡殖民扩张的历史息息相关。

古地图中的望厦炮台位置图(北端是莲花径)。(网络照片)
古地图中的望厦炮台位置图(北端是莲花径)。(网络照片)

19世纪中叶,随着澳督亚马喇(Ferreira do Amaral又译作「亚马留」)将作为澳葡活动范围界线的护城墙拆毁,并将其管治范围扩大至关闸以南,开始在澳门半岛北部兴建望厦炮台与马交石炮台,后来,随着澳葡政府相继于1851及1864年占据氹仔及路环海岛,亦分别建造了氹仔炮台及路环炮台(炮垒)。

这4个炮台的选址,皆位于澳门与内地相邻的地点,见证了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在澳门实施殖民扩张的过程。

首先,望厦炮台与马交石炮台选址于澳门半岛北部的两个山岗之上,组成一条面向北面的军事防线,其炮力范围覆盖整条莲花径(现今的拱形马路)至关闸及整个北部海湾。而氹仔及路环的炮台,分别选址在面向大、小横琴岛屿的十字门水道的海岸线上,与澳门半岛南端的圣地牙哥炮台,共同防控十字门及内港的航道。

另外,在圣方济各炮台前方的海岸,澳葡政府于1872年还加建了「十二月一日炮垒」,以加强南湾的防御。(该炮垒随着二十世纪的南湾填海而消失)

19世纪炮台设计

至于炮台的设计,正如此前文章曾经提及,炮台作为军事防御工事,其设计很大程度是受使用的武器及防御策略的影响。

在19世纪,澳门的炮台所用的加农炮已不再是主力武器,随着前膛火炮时代的过去(前膛火炮是指从火炮前方装弹,炮弹呈圆球状,在现今大炮台陈列的大炮,属于该种类型的火炮),17及18世纪在欧洲炮台常见的棱堡,逐渐在新设计的图纸上消失,取而代之,是平面呈圆形的炮垒。这个设计的改变,是由于自19世纪中叶,一种炮管内具有膛线、使用圆筒状炮弹的后膛火炮(从火炮后方装弹)的出现,并成为现代战场的主要武器。

由于上述原因,望厦炮台、马交石炮台、氹仔炮台,都以圆形或略呈弧形的炮垒为主要构成。据记载,当时这些炮台装设的火炮,是从现代军舰拆下的阿姆斯壮炮,这种在1854年由英国人威廉·阿姆斯壮(William Armstrong)发明的武器,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起便被大量使用。

望厦炮台入口门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
望厦炮台入口门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

望厦炮台

炮台于1849年由时任总督亚马喇始建但未能完成,至1864年又重新修建,并在1866年阿穆恩(Coelho do Amaral)总督任期内完成。

望厦炮台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西南角设有一个圆形炮垒,整个炮台外围墙体以石块砌筑,入口设在南边,其门框上方有刻着「1866」的石碑,上部设有射击孔的垛墙,其他三边的围墙低矮,北边围墙设有两个置炮位置。炮台内曾设有火药库、士兵营房等设施。炮台在20世纪30至50年代被改建,在中央处建造了机枪堡及相关的通道。现今的炮台基本维持了上述的布局,北部留有地下的军用空间(已关闭),炮台上展示的两门火炮,均为前膛炮。

望厦炮台与马交石炮台在19世纪组成澳门半岛北部的防线,火力范围覆盖至关闸及北部海湾。

从20世纪初地图可见,连接该炮台的山路并非现今的南北走向,而是东西向,附近曾设有兵营。

1976年葡军撤离澳门前,望厦山为军事禁区,有来自非洲的葡军驻守,曾设有相关营房。现时,望厦山除了保存着19世纪的炮台,仍留有一系列1950年代建造的碉堡(机枪堡及防空炮垒),甚具军事史及建筑史价值。

马交石炮台

马交石炮台(又名玛利亚二世女皇炮台),位于马交石山顶,为辅助望厦炮台的防御,由军事工程师安东尼奥•古雅(António de Azevedo e Cunha)负责修建。

炮台平面呈不规则六边形,正门设在西南边,门前设有一小段「护城河」,并采用中世纪吊桥形式连接,门上有刻着「1851」的石碑。门后是带拱顶的走道,两侧设有射击口,炮台曾设有火药库和小蓄水池。炮台的围墙低矮,正门上部设有垜墙,东北部是一个圆形平面的炮垒,曾设置大炮。

马交石炮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943年1月16日遭美国飞机炸毁,现时的炮台是其后维修重建的。

马交石炮台(吕泽强摄)
马交石炮台(吕泽强摄)

氹仔炮台

氹仔炮台设在昔日小氹岛的西南角(当时氹仔是由大氹、小氹及一粒米组成),炮台南北向略呈左转了90度的「凸」字形状,入口设在南侧,该处设有略带弧形的炮垒,现时仍展示着一门可水平转动的岸防炮(属末期前膛炮)。

炮台1847年由海军少校卢伯德(Pedro José de Silva Loureiro)指挥兴建,原本建在岸滩上,基台及围墙以石块修筑,炮台的东侧及北侧建有围墙。

炮台的兵营房屋朝向西面,建有由6条柱组成、后来加建的走廊,其上部有弧形的山花,饰有葡萄牙共和国徽号。该房屋原本面向优美的海景,曾用作澳督夏天暂住的地方,楼房南立面留有写着「1847」及葡萄牙玛利亚二世女皇徽号。炮台南侧建有略带摩尔风格的岗亭,北侧昔日石滩上建有20世纪的圆筒状碉堡(机枪堡),炮台东侧高处的圆形平面建筑物曾设有火药库。

氹仔炮台保存下来的前膛炮
氹仔炮台保存下来的前膛炮
昔日从海面上看氹仔码头与炮台(网络照片)
昔日从海面上看氹仔码头与炮台(网络照片)

路环炮垒

选址在路环村南端、谭公庙后的小山丘,建于1884年12月,是一个设计非常简单的军事设施,其功能主要防御横琴十字门水道的进出。

该炮垒坐东朝西,由平面略呈六角形的平台及前方三边建有约1米高的掩护墙组成,平台中央曾装设火炮。炮垒前方为圆弧形,后方则建有6级石阶以连接地面。值得一提,炮垒及周边采用的一些石块材料,上面刻有中文,这些石块原本是当地华人的墓碑石,对研究路环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路环炮台远眺横琴(吕泽强摄)
路环炮台远眺横琴(吕泽强摄)

另外,炮垒前方布满天然岩石,可用作军事掩护体。在炮垒北边,20世纪建有一个半藏于地下的碉堡(机枪堡),炮垒东南侧,建有平面为方形的岗亭。

炮垒东边,建有一幢一层高房屋,建筑外观略带新古典设计,三角形山花饰有葡萄牙共和国徽号,原本可能用作兵房。

从20世纪初照片可见,炮垒及兵房周围没有修筑围墙。现时该古迹并未列入文物清单,由海事及水务局管理,并藏有多尊古炮。

1900年的路环炮垒(网络照片)
1900年的路环炮垒(网络照片)

作者介绍

吕泽强

生于澳门,毕业于葡萄牙里斯本建筑学院,其后于法国巴黎夏约高等设计研究中心进修,为首位取得法国文化遗产建筑师资格的华人建筑师。澳门科技大学设计学博士(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文:吕泽强   图:吕泽强、宾尼

 


订阅新闻局Telegram政府新闻频道:https://t.me/macaogcs,即时接收最新消息。
订阅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Facebook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官方微信
澳门政府资讯
澳门特区发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政府新闻频道
已复制连结